安迪·沃霍尔说过一句话,已经被验证成为了现实,“每个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钟,每个人都能在十五分钟内出名。”在抖音用户日活用户超过2亿的今天,这句话的时间单位被改写成“一分钟”。
那么,一分钟之后呢?
怎么在一分钟之后不被人忘记,将运气稳稳接住。有什么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和你分享一个我刷了数千支视频得出的规律——做知识技能类内容。
01 垂直领域的成功抖音玩法
时常看到某位素人的某条抖音内容爆红有几十万的点赞,视频播放量预计在数千万。但进入用户主页之后,却发现粉丝可能只有寥寥几千。
这条内容拍摄了某个网红店,或跟风拍了命题作文,或演绎了一个段子,或发现了一个有趣、有冲突性、有冲击力的场景素材…… 如果用户内容产出具有偶然性,并没有持续制作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当时的围观参与者,大多风去无痕。
套用用户增长AARRR模型,最多只完成了拉新A,无法带来用户的留存和转化。
而同样累计点赞量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用户,有些账号就可以点赞/粉丝比在50%,甚至 100%,研究了这些转化率高的账号,发现是规律可循的。以两类视频为主,一类是人设场景,一类是知识技能型。
1.人设场景类
适用于善于讲故事编故事有镜头感的戏精们,不限品类。
可以是多个人设,也可以是单个人设,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走街访路线的“歪果仁研究协会”、走编剧创意的路线的萌宠类“会说话的刘二豆” ,或者剑走偏锋进行一场mini相亲真人秀节目“伦敦街头丘比特”。
2. 知识技能类
适用于身怀技能的人或团队。了解新知、获得启发。
你会叠出100种纸飞机?掌握背单词的诀窍?善于表演近景魔术?会包几十种不同的水饺?无论是穿搭、英语、演讲、育儿、做饭、装修还是乐器、茶道、花道、科普……只要找到你感兴趣擅长的领域,都可以做。这里有太多细分领域空间可以深耕,越是小众的就越容易聚集精准用户。
创意类和天赋挂钩,创意的密集产出对团队要求相对高,人设也是可遇不可求。能火起来的人寥寥,大部分人即使有人设也成了抖音平台里庞大的分母之一。
两者相比,知识技能型可模仿性比较高。
02 怎么做一个知识技能型的抖音号?
1.知识的垂直精细化,形成差异化。
2.知识稀缺性。相对稀缺的技能建立自己的壁垒。
3.拍摄后期的专业化。剪辑节奏比较到位,有精心制作的字幕,有封面。
4.知识的体系化。有逻辑有体系的课程设置。
5.稳定的内容品质+高频次更新。
03 知识技能类的抖音号如何变现?
在抖音平台创作内容可以参照之前做微信公众号、微博、APP、PC网站的运营逻辑。内容即品牌,用户即渠道。你的内容定位决定了用户的类型和价值。内容越是垂直细分,用户画像越清晰化。用户的价值就越高。
段子手的抖音号单个用户价值一定会低于育儿、汽车、时尚品类的用户价值,不管是广告的价值,还是用户的商业化可能性,不盲目蹭热点,别忘记自己用户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目前常见的还是两种变现方式:
B To C 做电商售卖商品或是卖服务卖课程。
B To B 为品牌商家植入广告。
的确有很多视频内容因其有趣的创意而风靡,但在更多领域,严谨的内容所带来的购买转发力是惊人的。购买行为不依赖于用户的一时冲动,而是基于用户信赖理智的选择。
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你的商品不具备独家性,同时价格不具备优势,而用户对价格敏感的话,内容很可能会为他人做嫁衣。
6.叠加人设(视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不能加分的人设,不如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