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田潤

花五分鐘運動,讀書更專注
在我所主持的應考訓練課程當中,有一個「線上讀書會」,在這讀書會裡,所有學生必須一起上線讀書,並一起訂定固定的讀書時間。原則上以「五十分鐘讀書、五分鐘休息、五十分鐘讀書」的方式來進行,其間的五分鐘休息時間一定會執行。
休息的五分鐘內,大家會一起做「體操」或「肌肉訓練」的動作。自從加入了這個休息時間後,學生的專注力提高了,而我也跟大家從體操做起,伸展阿基里斯腱、做些緩和肩膀痠痛的動作,每個動作維持三十秒左右。
之後再一起做肌肉訓練,例如伏地挺身、鍛鍊腹肌、背肌等,依照個人程度來運動。總之,我們把休息時間用來做一些對身體健康有益的事。
身體健康,有助於提高專注力
「讀書」這件事對健康的傷害很大,在身體完全不動的狀態下,近距離盯著小小的文字看,不但血液循環不好,體力也會越來越虛弱。因此讀書之餘必須抽空做些對身體健康有益的事。
當我們認真地做體操及肌肉訓練後,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後半部的五十分鐘竟然更能專注地讀書。就一般人的想法,大都認為之後的五十分鐘,會因運動的疲累而無法集中精神;事實上,後半部的讀書時間反而更處於專注狀態,甚至有人感覺讀書時間變短了。
由此可知,身體健康對專注力的影響有多大!所以,讀書時也請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假如放任不管,專注力將越來越低。健康是一切的本錢,沒有健康,其餘免談,請每天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情緒一紊亂,精神也無法專注!
最後一項要素是「情緒」。當情緒不穩定,處於消極的負面狀態時,人就無法專注地讀書或工作。
比方說,被女朋友甩而悲傷不已,這樣能專心讀書嗎?應該很困難。又好比被朋友以難聽的話批評,那些話語在腦海裡盤旋,害你亂想:「唉,或許我真的是個沒用的人……」這種心情若揮之不去,誰能專注處理眼前的事?
情緒一紊亂,就無法集中精神;因此,我們必須懂得與情緒相處。常讓自己的心情處於不穩狀態,因為一點點小事便產生負面想法,這將很難集中精神、專注於眼前工作,可能連積極正面的想法都很難產生。
運動產生腦內啡,有助對抗負面情緒
怎麼做可以讓情緒變得積極、正面,發揮高度的專注力呢?第一步,必須像第三章所提,起來走走路、跑跑步、做做運動。
乍看之下,專注力似乎與情緒沒什麼關係,但透過運動的確可讓情緒變得較正面,不僅可加速血液循環,也能趕走瞌睡蟲。
運動是提高專注力最好的方法。只要運動,就能將情緒導向正向。或許你認為這一切聽起來十分神奇,那麼就請你嘗試做十五至二十分鐘的運動吧!
運動時,體內會分泌一種名為「腦內啡」的神經傳導物質,這個物質能讓心情變得高亢,擁有幸福感,運動讓情緒變正向的最佳證據就在這裡。當心裡被負面情緒佔據時,不要鑽牛角尖,請開始運動吧!
摘自 池田潤《在家念書就能考上的高效自習法》/采實出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