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三年我跟过一个泌乳顾问,叫莱拉,我陪她一起查房,做她的贴身翻译,当时,我好像什么都没有认真想,就简简单单地做她的翻译,一直做一直做,直到有一天,她说,这个案例要回答的内容我相信你已经很熟了,你直接回答病人好吗?……我果然已经把翻译过很多很多遍的科普知识背出来了。她站在我身旁,甩甩她那头卷卷的长发,用棕色的大眼睛带着笑意看着我,看着病人……
后来我休了一段时间的产假……
再后来,她要回美国了。真的很不舍得。她是我巨宅的人生里唯一一个有冲动要办个护照,坐上我恐惧的飞机,飞过太平洋去一个陌生的国度要去看望的人……是朋友,是老师……
她临走前,我们交流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我即将上班的喂奶模式,还有她说到了我可以试试去当泌乳顾问,她说她相信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那个时候我一点都不理解,也不明白……
但是我太想念她了。我觉得她走了,她以前那么那么满的各种分享我再也听不到了,……我还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我似乎也失去了那个可以和哺乳妈妈连接的一部分……是的,我们一起逛不同的房间,倾听妈妈们的哺乳体会和故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这个懵懵懂懂的不太确认和确定的“泌乳顾问”初想法以及又毫无方向和规划之前,我参加了这一期的懿英面授培训。我知道我只能参加面授,时间太少了,我如果参加线上注定也是要变流水的。
我遇到了一群很可爱的同学,从各种各样的职业来,不同的目的来,可能唯一相同的是对母乳喂养有一些些比其他人多的肯定和认可,以及都在这条路上或多或少地参与着这个事情。
我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她们很像莱拉,她们还要更优秀,比莱拉懂得更多的经营以及中国特色等等。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我上完课以后,我的母乳喂养咨询可以直接落地,她们设计的课程PPT看着内容不多,但是一个个问题抛出来让你思考,连贯地思考一个个连续的情景,会让咨询落地,最后发现这样一个个案例学习知识来得更丰盛,更实用。
我好像又见到了莱拉,就像我在她身旁,去到病人那里,一个个翻译的场景,似乎在这四天的课程里面重新一一浮现在我眼前。……但是现在更明白她跟病人在交流什么,更明白她当时在做什么事情……
我其实不知道我最后母乳喂养的这个事情能走多远,又或者其实我早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我有时候会隐隐约约的思考,有时候又无法具象的思考,但是,有时候觉得,这个思考似乎也不是很重要,随着知识的丰富,阅历的丰富,你能给出去的温暖的支持应该是更多的,这样,逐渐就成为了一个祝福的“管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