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
被闹钟喊醒的你滑开手机,瞅瞅昨晚的深睡眠比昨天如何;眼看着手机屏幕上公交车距离自己还有2站,你飞身跑下楼,挤上车后连上Wifi,点开了“每日歌曲推荐”,寻思着网易爸爸就是可人心……
哒哒哒,指针转过270°……
你的总步数还不是朋友圈第一,正好换上跑鞋开始夜跑,半个小时后,我的朋友圈刷出了你荧光色的轨迹,半个小时后,三排赞,你笑了。
365天里,你乐呵呵地晒着双十一待发货数截图,乐呵呵地晒着支付宝年度账单超过了全球多少人,你乐呵呵地晒着某年某日你反复听了某歌XX次……
你说你是吃大数据长大的。
大数据是什么,你也说不清楚……
Simon Matthews说,“大数据就像青少年的性爱,每个人都谈论它,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如何做,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在做,所以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正在做”。
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为你有意识无意识的行为提供了留下公开的痕迹的通路,你发出、接受、累积着大数据,最终,仿佛你自己也成了可以被量化的大数据了,仿佛没有了感觉,仿佛失掉了多层次的逻辑。
图源来自网络
然而,你也遇到过,帮侄子搜索过一次“美国留学”,之后留学机构的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你也遇到过,每天早上手机弹出的,聪明的“距到达公司还有XX分钟”,在你离职之后的半个月里,紊乱而不知所措地变动着分钟数。
只吃大数据真的能喂饱你吗?
学者刘少杰认为,尽管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使网络社会变得极尽理性化,但数字技术无法分析的感性化趋势仍然不可忽视。其明显表现为关注具体的表象化思维、彰显差异的符号化追求和延续传统的网络化群体。
大数据是冰冷抽象的。只有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才能获得温度,才能具有意义。当你通过朋友圈、微博展现着自己的个性大数据时,你走过的步数,你听的歌,你花的钱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或者趋同中得以彰显着你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在网络社会中缔结着新的,也联系着旧的群体,彰显着你的符号,显示着你的归属。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认为大数据时代的三大转变,其一便是“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转而探寻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
然而,你会根据航空公司的数据统计择日出行,却难以拒绝超市显眼处向你招手跳跃的黄色巧克力豆。
当面对海量又暴增的信息,以统计数据或信息流量为分析对象的新方法真的能驾驭它们吗?并且,数据并不是得到事实的充分条件。无数据则无真相,但不代表有数据便有真相。大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与噪声难以拨离,在网络社会无尽的展现与追求差异化的市场中,买椟还珠的可能性又占多少比例呢?
大数据好吃,但过度摄取也会营养不良。
很多时候在媒介的非理性宣传助力之下,我们对一种技术蜂拥而上,寄希望它可以改变世界,但如果短时间结果不尽人意,热情、金钱与精力很可能逐渐放弃它。
小时候,你天真地以为只吃菠菜就能变成大力水手,殊不知大力水手在电视屏幕看不到的地方,还吃了不少“感性”的菜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