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草原上的小木屋》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
这是关于一个迁徙的故事,一家人从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向茫茫无边的西部草原,并在草原上建造小木屋,而后离开的故事。
随着迁徙,一家五口渡过无数河流、树林和山丘,当然最惊险的是那次渡河的经历。马儿,连同马车都浮起来了。
梳理主要人物关系 来到草原前 梳理情节梳理情节的过程也是把书读薄的过程,从文字的细节中抽离开来,看到他们一家人在草原之上从木屋的墙、门,到壁炉、房顶,再到水井。草原上的日子在日渐稳定,也日渐丰盈。《长角蛮牛》中,爸爸帮助牛仔赶牛得到的一头母牛和一头小牛。《走访营地》时,劳拉和玛莉捡回来的珍贵玻璃珠串起来的项链。当然,还有爸爸到镇上后买来的期盼已久的窗户玻璃、发卡,还有玉米种子、马铃薯种子,以及各种蔬菜种子。还有那次务必欢欣雀跃的圣诞节,邻居爱德华先生游过了冰冷的溪水带来的圣诞礼物。生活在解决温饱之余,慢慢有了更滋味。
但迁徙人的宿命还是迁徙。面对印第安人与之的矛盾,印第安人之间发生了矛盾。一位印第安人首领——索达.杜.彻尼平息了这场潜在的驱逐与战争,保全了在这里居住着的白人们。可是,他们却要离开了。此时的小木屋里的人儿在心中却称他们为“朋友”。当朋友离开时,爸爸甚至举起手来致敬。我想这是超越种族之后的一种和解吧。一家人必须得离开了,这样的结局在读完这本书时,内心有深深的不舍,因为小木屋里承载着一家人的辛劳,也承载一家人的安定。
可是,再次看向故事的结局时,不禁有一种更深刻的领悟。对于爸爸妈妈而言,这样的一种离开,是“挥一挥衣袖”的洒脱,不是不在乎曾经的心血,而是向前看,更乐观的一种笃定,是接受现实,听从命运的达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路前行,又一路舍弃,唯有舍弃,才能轻装上阵。
爸爸查尔斯会拉小提琴,而小提琴的声音贯穿着整本书。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隐喻,无论是迁徙的日子里,还是草原上小木屋的日子里,小提琴代表着一种浪漫。看似的草原生活的丰富、自由,其实潜藏着各种辛劳与危险,有狼群袭击的危险,也有烈火燎原的凶猛,顽强的一家人每次化险为夷后,总会说“结局好,样样好”。是呀,生活的真相不也是如此。风景之下,也是荆棘丛生。只是在操劳一天时,一家人围炉夜话,爸爸的提琴曲是抚慰,也是疏解,更是滋养。
1、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的秘密?作者的劳拉与书中的小女孩的名字竟然是一样哒,据此推测:那书中的劳拉是不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塑造的呢?
事实很是如此。作者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出生在西进运动时期的美国。跟随勤劳、勇敢、乐观的父母向西迁徙基本成为了她童年的主旋律。在这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伴随她成长的是父母的相亲相爱、言传身教的引导、邻里之间的关心还有哪些草原上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那些充盈着幸福、满足的日子就如同草原上夜晚夜空上亮起的星星、草地上燃起的篝火一样,一直在劳拉的记忆里跳舞,温暖、明亮且幸福。那些时光终身不可忘却,于是劳拉婆婆在六十五岁是写下了这些发生在小木屋的故事。
2、书中美中不足的是插图的细节表达不够贴切,试着找一找吧?
114页地板,与爸爸用正片橡树板做成的地板相比,途中地板更像是我们家里的地板,均匀的短木板多浪费铁钉啊,毕竟这些东西对于身居草原的他们来说很金贵。
174页的摇椅,柳树条编就的摇椅在插图中竟然画成了木板椅。
3、对于劳拉而言,印第安人一直是一种好奇的存在。直到印第安人出现在小木屋时,妈妈的恐惧、杰克的吼叫……很显然,在爸爸妈妈们的印象中,印第安人是一种“恐惧”的敬而远之。书中最后24章“朋友离开”中,这里的“朋友”指的是印第安人。中间发生了什么让劳拉一家对印第安人有此转变?
4、如何看待小屋的结局?一家人永远住在这个小木屋里是圆满,还是离开是另一种圆满?如何理解?
也许这种圆满,孩子不懂。另一种形式的圆满留在童年里的故事,留在记忆里。
闯关后记:
一场在线闯关后,让我深深感动着。不曾想孩子们准备的问题超乎我的想象,那种细腻与深入,甚至于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很多题目都是我未曾关注的细节,还有语溪的那个“劳拉的父亲名字”的深入联系问题,妙萱的“性格特点”总结问题,让这次线上争霸赛有了一份细节里可以进一步的反思。不禁想:把一切交给孩子时,一切才算得上真实发生。
1.在细节问题之余,倡导开放问题、深入发现问题的参与,让比赛的活动脱离细节发现的提取信息,走向探究、联系、总结的思维体验。
2.环节的调整。初步的预热环节,插图的开放题目很成功,这也意味着开放性题目在开头的预热功效。
当然中间的接龙答题环节时间有点短,影响了参与度。可以适当把争霸环节去掉,或者简化。以接龙答题次数直接作为最后评奖依据。
最后环节以开放性题目为结尾,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