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
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
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
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
何况江头鱼米贱,红鲙黄橙香稻饭。
饱食浓妆倚舵楼,两朵红腮花欲绽。
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
好衣美食有来处,亦须惭愧桑弘羊。
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唐代实行食盐专卖制度,官府生产的食盐自不必说,私人生产的盐也要先出售给官府,官府加价后再卖给盐商,然后盐商出售给百姓。几经发展,盐税成为唐政府税收中最大的一项。
食盐经过层层加价,到达百姓手中后价格高得离谱,却养肥了许多盐商。作者坚决反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特意写下这首诗,描写了盐商家的贵妇们不事生产,却过着豪奢安逸的生活。
从首句至“盐铁尚书远不知”,主要概括讲述盐商妇人们得以如此安逸的缘由:她们本是扬州城小户人家的女子,只因嫁得盐商,盐商替朝廷经营食盐,所得利润只有少数上交,大半收入自己腰包。他们发了横财,家中的妇人们也因此能够不事农桑,随意使唤仆人婢女,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写得非常精彩,对仗工整、十分形象:她们头上的鬟发因为豪富,插满了金钗。白皙的手腕因为生活富足而变胖,银钏手镯都变窄从而戴不上了。
“何况江头鱼米贱”到“两朵红腮花欲绽”具体描写贵妇们富足的生活:她们每日里食用精美的饭食而无所事事,只能浓妆艳抹,站在船头闲望消遣。她们那浓艳的脸庞好像初绽的鲜花。
从“盐商妇,有幸嫁盐商”到结尾,作者集中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强烈反对。诗中写道:盐商贵妇们的好衣美食都需要有来处的呀!来处在哪,诗中没有明说,但那当然是普通劳苦大众们的辛勤劳作。
接着,作者写到桑弘羊这个人物,称贵妇们面对桑弘羊时应该感到惭愧。
桑弘羊是汉武帝任命的治粟都尉,主管全国的农业事务,也包括盐铁经营。他采用国家直营盐铁、并直接出售给百姓的办法,这样国家既扩大了税收,百姓也不会受到盐商们的盘剥。
诗的最后写道:桑经羊这样的人物当今也有啊!只是得不到重用罢了。字里行间充满着遗憾。
原诗下面有“恶幸人也”的字样,这里的“幸人”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由此过着游手好闲生活的人。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人是秉持憎恶的态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