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正在办公室上班的我接到妈妈的电话,让我马上赶回家,爸爸的情况不好。
紧接着,照顾妹妹的阿姨电话也来了,让我马上联系120,到家里接爸爸去医院急救。
我边开车边打120,交代清楚位置,心急火燎地赶回家。
回到家时,爸爸面如土灰,嘴唇都几乎是黑色,已经没有了意识。妈妈在旁边手足无措,吓得六神无主,一会儿给爸爸喂水,一会儿呼唤爸爸的名字。
救护车很快赶到,在护士的指导下,我们迅速给老爸穿上衣服,带上他以前的检查报告、简单的随身衣物,随车一起送老爸去区人民医院急救。
在急救科做了简单的处理,马上紧急送到呼吸和重症科病房抢救。同时,姐姐和姐夫已经从市区开车来到了医院。
看着老爸带着医院很大的呼吸机面罩,非常努力而又急促地呼吸,却又非常辛苦地样子,有心无力,心疼又着急,帮不上忙,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医生建议我们行气管插管,把高纯度的氧气直接送到爸爸的肺部,既能降低血液的二氧化碳浓度,又能增加肺部的氧气含量,马上能够缓解病情。
但是在征求家属意见的时候,妈妈和姐姐都非常犹豫,以前听到过的病人插管如何痛苦的案例,导致我们以为插管会使爸爸非常痛苦,生不如死,很不忍心让他受这样地苦。
还好老公和姐夫都非常清醒,尤其是老公,非常坚持地让我们同意气管插管方案,避免更严重地后果。
插管术很顺利,而且插管后效果立竿见影,爸爸终于不用张大嘴巴拼命呼吸却又呼吸不到空气,终于可以平静地躺着轻松地呼吸,而且血氧饱和度、心率指标马上有了改善。
在病房的第一个晚上,妈妈非常不放心爸爸,毕竟这一次的情况最危急,生怕爸爸万一要是走了她还能在身边,一定要留在病房陪床,我们只好依了他。
第二天白天,情况稍微平稳,但各项体征还是不太稳定,神智不清醒,继续吊针。查了胃管,医生开了营养粉,我也买了流食肉粥,通过鼻饲管打进爸爸的胃里。期间还发生气管插管球囊破裂需要重新插管,但是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更好地治疗了。期间我们自己贴身照顾爸爸,给他定时翻身、接尿、放尿袋、换尿布、擦身,换衣服,等等。
第四天的时候,身上已经几乎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打吊针了,做了一个深静脉埋管的小手术,留了一个深静脉注射针头,第七天八天的时候,小腹涨得像石头一样,医生说有可能是因为前列腺肥大无法小便,需要插尿管,又把尿管给他插上了,腹部马上就不胀了。
爸爸的精神在一天一天逐渐地变好,神智也逐渐清醒了,一周的时候已经能够认得出我们了,但是妈妈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担惊受怕、第一晚通宵陪伴、每天白天都来医院陪爸爸大半天之后,身体也开始受不了,走路都颤颤巍巍。远在湖南的小姑、小姑丈、小姨、两个表哥,非常担心爸爸的身体,买好了高铁票在第二个周末一起来了花都,距离爸爸入院11天,庞大的亲友团给了我们鼓舞和底气,我们开始进入了分工合作的时期,于是策划着过完周末把妈妈也送到医院住院。
于是,在周末带领亲友团参观访问完之后,周一正式进入了老爸老妈都在医院住院,亲友团分工合作的新阶段。
白天小姨在医院照顾爸爸妈妈,上午照顾爸爸,下午照顾妈妈,小姑在家里准备伙食,我就负责所有人员的运输和后勤服务,以及和医生沟通和做决策,姐姐姐夫周末来医院替班。
今天已经是爸爸入院的第17天,医生已经通知我们准备接爸爸出院了,妈妈也基本做完了全套检查,再继续疗养一小段时间应该也可以出院了。一切都在向好。
感恩医院及时抢救回了爸爸的生命,感谢亲友团不顾自己的高龄,从湖南赶来援助,感谢老公和姐夫的果断决策,没有让我们后悔终生,感恩有国家的医保、异地医保政策,能够减轻我们的负担,感谢菩萨,保佑平安!
还好哥哥在市区读书有侄女帮忙照顾,妹妹有阿姨专职照顾,使得我们能够专心应对住院的双亲。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应付工作、房贷,窘境难以避免。勤锻炼身体、留应急余钱、维护好亲友关系、相亲相爱、买好该买的保险,是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也不要忽略工作事业、理财投资,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应对突发状况,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困难打倒,不被窘境吓倒。过了这一关,生活照样美好,未来照样充满希望。
只好依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