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处中国西北,由北至南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自秦代始,“秦人”、“秦地”的叫法一直流传至今,故陕西也被称为“三秦大地”。“秦腔”是源自西周(也有说源自于秦)时期民间一种传统而古老戏曲,秦之后“秦腔”之名则由此而来。秦腔在关中地区最为广泛,也称“大戏”、“秦腔戏”……
秦腔剧本《法门寺》封面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不清楚这是谁如此表述的,褒贬不一吧!但是可以看出“秦腔”在关中人的“地位”(“八百里秦川”意指“关中地区”)。
秦腔脸谱2006年,“秦腔”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直到现在,关中人几乎都会哼上几段秦腔调(当众唱就不一定了,毕竟是艺术需要有功底)
“秦腔”作为“关中八怪”之一(凳子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辣子一道菜、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秦腔吼起来),属于地道的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在陕西关中和甘肃流传甚广。“秦腔”的历史来源众说纷纭。毕竟这一古老的艺术流传太久远,在那些兵荒马乱的年代随时随地被人忘记也可能随时随地被人“吼”起来……
秦腔名段.孙存碟《拾黄金》著名的秦腔唱段有很多,儿时记忆尤深的有三娘教子、探窑、下河东、十黄金、铡包免……当然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由历史著名故事演变而来,被陕西人编成秦腔流传。陕西农村对大部分的历史知识(故事)都来自于秦腔——“听戏”或者“看戏”
对秦腔的记忆源自于离家门口不远的戏楼,听老人们说为纪念村里“牛马王爷”在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正会)前后三五天里的热闹非凡,也称著名的“八月古会”,一般会连唱五天大戏,后来因为秋旱颗粒无收变成了取消或三天,因为这个我还很久不能释怀……每年从正月到三月,附近的村子都会不同程度的“赶会唱戏”,村里的人们遇到外面来的熟人或者去到外面的亲戚走动,大家更多的是在临走末了嘱咐一句“过段时间别忘了过来看戏”。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每每去亲戚家办事父母都会嘱咐一句别忘了叫谁谁来看戏……这种临末了的嘱咐在农村已经成了一种问候和礼仪,也是一种亲情、邻里关系维护的象征(当然关系不好的或者感情比较远的也就没有了这种“嘱咐”)。
戏楼我还记得现在村里的戏楼是十几年前在原址上新盖的(闲时作为老年活动中心),先前的老戏楼因为年久失修已经被拆除(其实说老并不古老,听父辈们讲原来戏楼那块是一片涝池,六七十年代修建了戏楼,“百花楼”三个字源于郭沫若的字体)。
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去了省城求学和外地工作,起初的几年里因为不能在家“过会”而甚是怀念那几天的悠闲热闹……一直到工作后的几年里每每到村里唱戏的时间,还会打电话问问父母唱戏的情况。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平日里的繁忙和家庭中的琐碎使得儿时对秦腔的记忆慢慢的变得模糊,对秦腔的怀念似乎也在逐步变淡……不再热心追捧的秦腔“会”大约快二十余年了……现在每年春节回家,如果晚点出来也可以看到村里在正月为“火神娘娘”操办的“火神会”,其主要的活动就是“唱戏”。
戏台下的美食其实对秦腔的记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记忆。村里“秦腔”的那几天隐藏着儿时的诸多快乐,那几天拿出一年来攒下的零花钱,躲躲藏藏的花个天翻地覆。上学是顺带着了,早上两节课后中午和下午是不用去学校的,但是疯玩了一天的作业只有在晚上爬在灯下努力完成了……
秦腔,每年还在那个时间那个地方上演,村里人们也一直为此忙碌张罗,寒暄也一直在继续着……只是我们已经踏上了自己的人生,不会再为没有赶上一场秦腔戏而耿耿于怀,但是那种味道却难以让人忘怀……
我的孩子们应该体会不到我们的这种感受了,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城市里度过着自己的童年,故乡对他们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概念,更不用谈故乡的味道了。当然,他们有着与我们不同经历的童年,也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经历,在很多年后是不是和我们一样也有着那种怀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