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小波的话说:书面表达的技术是从常识出发,用逻辑推演,不压抑人性,多追求智慧。
今天讲如何提升口语表达技巧,在一般人的观念认为,口语,不像书面语那样正式严谨。在正式发言之前,必须写好稿子,然后照稿子念。所以,在感觉中,口语就是书面语言的次级形式。
但是,稍作思考,其实不然,从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先后次序恰恰相反。
口语表达应用的是自然语言,距今10万年之久,而书面表达距今千年历史。而用文字进行思考传播,在中国也不过区区几十年而已。
既然知道了先后次序,那说明了什么呢?
人类的大脑结构天然适应口语,而书面语言是后天培养形成,口语是人类基因内置的自动程序。在学习和接受便利性来说,口语远远超过书面语言。
过去,我们文化传承靠的是书面语言传播和流传,它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所以拥有书面语言能力的人,德高望重。
当下,互联网、短视频、语音等技术出现,口语表达能力会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也能编织文化网络。那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由以下三个结果:
第一、针对过去有“阅读障碍症”的学渣来说,他们的创造力会被释放。
第二、口语表达加载了更多信息量,比如形象、情节、情绪、节奏和语气等,就像你发微信用语音,用语音不如面基一样。
第三、各行各业都会出现口语表达者的头部效应,发展机会也将越来越多行业。红利也会朝着公共行业中最能表达的人身上迁移。
基于以上三方面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未来口语表达会超过书面语言。
下个问题是,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区别是什么?仅仅是口语表达是语音,书面表达是文字吗?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区别在于口语表达,讲究的是对象感。
用段永朝老师的话来说,书面表达是“离线”的方式,而口语表达是“在线”的方式。
那什么是“离线”的方式呢?
也就是说,不依靠表达对象而存在,不需要同步进行。
王东岳在一场演讲中说,我写的《物演通论》这本书,那是我的思想体系,至于你能不能看懂,我不负责,那是你的事。这就是典型的不依靠对象存在方式。
而“在线”的口语表达则不然,它跟对象、听众得同步进行。
假如你是专业评书人,又或是相声演员,那就得学会“分身术”,你不能只局限于说,还把自己分开成另一半,让另外一半变成自我的听众,这个听众会不断反馈信息给说话者,让说话者调整自己,然后用逻辑严谨,引人入胜的方式,让听众收益,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口语表达缺乏对象感的话,就像看一场无聊的相声表演,寡然无味,扭头走人。其实这是一项技能,好的口语表达其实很难,需要通过不断训练才能掌握。
那怎么才能训练处口语表达能力呢?
很多人认为,口才就是表达要幽默、有段子、嗓音悦耳动听、普通话标准等条件。或许有可能,但是没有触及到本质。
否则像罗正宇老师跨年演讲,就他一个人,一个姿势,你说一个中年大叔,颜值高吗?声音悦耳吗?段子多吗?幽默感频发吗?好像也不见得,他说了4小时,最后,观众仍然炯炯有神的观看全场。
所以,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最需要关注的两个要点是:体验管理和势能营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