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菡萏萏的第2427篇
2154-2204用时10分钟字数591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4195/9e2711d4d357b3db.jpg)
依旧在看写老毛的书籍,震惊于他经历的那些事情,在革命斗争中踏踏实实的找核心主要矛盾,找最本质的斗争,有找到,然后去实行,以少胜多的兴奋,也有为了军队凑钱,想制度,给群众做思想工作的各种琐事,当然,还有当时中央对他的政治压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4195/05abb91125c276a5.jpg)
仗能打,会打,可是人家不给权利,并且瞎来,打失败了,要逃跑,只能牺牲一部分一起作战的兄弟同志们,留下的就是牺牲,四十岁的老毛,面对了那么难接受的场面。
原书写到:
虽然周恩来为毛泽东争取到了随军的名额,但毛泽东本人却不愿意走,他上书中央,表示要留下来打游击。周恩来知情后,当即骑马从瑞金赶到毛泽东住的于都县,在夜雨中同毛谈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凌晨,周恩来骑马回瑞金,见到博古就讲了一句话:“他同意跟着走了。”
周恩来谈了一夜,可见劝说艰难。1934年10月18日,毛泽东随中央纵队一起踏上了征途,他的行李包括一袋书籍,一把雨伞,两条毛毯,一件旧外套和一块油布。
在见证者的回忆中,他憔悴得让人心疼:
“长征之初,毛泽东40岁。他双颊深陷,憔悴消瘦,黑发长得几乎齐肩,两眼炯炯发光,颧骨高耸,看上去很难受。他患疟疾,经常复发,一病数月。尽管教会医院出身的傅连暲医生使尽了浑身解数,他还是处在半恢复状态,感到虚弱和乏力。”
这是中国革命的前夜,黑暗至极。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的,感谢那么多浴血奋战的勇士们为我们奋斗而来。
以上,享受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