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面,是我家乡那边的叫法,也称“手工面”或者“手擀面”,是面条众多类别当中的一种。“拽”,动词,指在制作面条时的动作,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有“拉”的含义。但“拽面”和“拉面”又是极其不一样的。就其字面来看,加以细细地考究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也是很有意味的。原本的,“拽”和“拉”都为动词,“面”是名词,动词和名词的结合,我们称之为动宾结构,如把它放在一个具体的句子当中,如“我在拽面”,则是作状语用的。这是从句法成分来分析的。抛开这一层意味,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如,问:“晌午吃啥饭?” 答:“吃拽面!”在这里,则又是作为一种食物名称来说的,完完全全的是名词的定义了。在汉语当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许是不好专门地以“面条”本身去作定义、区别和分析,所以才以外在的行为、动作来作辨别罢。由此,便产生了太多的关于面条的类别,具体可有“刀削面”、“拉面”、“拽面”、“水面”、“板面”、“担担面”、“饸饹面”等之类。
这里所要说的“拽面”,则是我家乡关于面食的一种吃法。我是很熟悉它的做法的,我目睹过许多次妈妈做面的过程,已经算是了然于心了吧。然,并没有亲自的动手试验过。
首先,将一些麦子面儿和上水搅匀,使之成为面团团。水不可加多,但也不可少加。多了,面就发软,不会有劲道。更甚之,则成了稀糊状,就不再是做面的材料的,反倒成了是做煎饼的了;少了呢,面则不能很好的揉和,有些沙沙的,松散的。所以,得掌握好分寸,能做到恰当好处。随后,把揉出来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再进一步地加工、揉和,使其变得绵软。再后面,用擀杖把面团碾成一张面饼,薄厚要适中。这个过程中,还要求对面饼的软硬程度进行一个拿捏和判断,面软了呢,再添加一些干麦粉,中和中和。要是硬了呢,可就麻烦了,是必定要“回炉再造”一下的。所以,其软硬好坏,非是做面的老师傅们所不能把握的。在这方面,我妈妈的手艺可是不赖。
进行完前面的几道工序后,接下来可就要到“拽”的环节了。用刀将面饼匀割成若干宽面条子,再逐一地拿起,两手捏住两端,用力地上下甩动,使其得到充分的伸展。如此,这拽面便就是做好了。煮出来的面条,晶莹,绵软,口感也是极好的。用西红柿,鸡蛋碎子,青白葱花打的卤汤,有红有绿,色彩耐看,也更是浓香。五街六坊里,闻到的心动,看到的更是眼馋。
就是这样,家乡的人可是最爱这种饭食的。在我小时候,长期以来,拽面是被认为是最好的。“鸡蛋打卤老拽面”,则是对它最好的形容。如乡亲们互问起来,也定会拿了这句话来回答。久而久之,这——“鸡蛋打卤老拽面”,反倒成了一种幸福的、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了。
前些天跟妈妈的一次通话,当问到晌午吃的啥饭的时候,她还说是拽了面吃。我撒娇也似的向她要求,说等我回去,也要做给我吃。她也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一定程度上,能吃上拽面,是我小时候关于幸福的最切实际的定义。妈妈的拽面,就是我最不能忘记的,及至现在,也是令我最怀念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