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是教育的根本。
回到最原点,夫妻在生育前至少要有三月左右、最好是一年的备孕期,早睡早起,戒烟酒,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各项体检数据都健康。现如今都市普遍存在的不孕问题可从侧面反应出人们压力大、环境差以及更重要的、自身欠缺关于健康的认知和知识。
男女符合受孕条件,也只有一颗跑的最快的精子踩着另外两亿同胞胜出,从精卵结合成坯胎的那一刻起,生命的孕育就充满了危机,有没有足够的营养、生长的环境是否温暖安定,还得经受食物所带化学物质的攻伐,九个多月的时间不能出现一丁点闪失,健康壮实的宝宝出生是母亲和坯胎共同努力的结果,父亲主要的职责是想方设法营造场景确保母亲心情舒畅。
我国说的虚岁就是从坯胎形成就当做生命开始算起,而胎教是我国传统信念,上可追溯至周朝。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目不视恶色,耳不停淫声,口不出傲言,能有胎教”,有史书记载的从西汉起也有两千年历史了,我对胎教积极作用的理解是:夫妻和谐、诗词雅乐的环境可最大程度确保母亲情绪平和,符合道法自然的大道,这样出生的婴儿就会发育的十分健康,但全世界有多少人在意过备孕、怀孕期间的身心保养呢?
越是优渥富裕的家庭,学识、见识就越能意识到备孕及胎教对后代的重要性,经济条件也足够支撑母亲的安心养胎。
这就是现实,我们每个人的竞争从还没出生就开始了。
孩子出生对父母来说是巨大的生命转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可能手足无措,可能兵荒马乱,不管如何,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而且夫妻关系、态度直接决定了婴儿的成长环境。是否母乳喂养,乳汁的质量、母亲的营养补充、还有情绪,因为产后情绪不调会直接影响奶水充足和质量,至于孩子的饮食倒是不用太过精细,符合“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最好,主要在于父母,陪伴孩子的每一刻都在构建他对世界的认知和精神底层,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还要着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开始认人后,最亲近的父母的出言吐语、动作举止都是孩子接受外界的第一手信息,所以要秉持身教胜于言教的理念,变成核心的价值观,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伴随一生的,父母也是最好的老师、以及朋友。
成长是贯穿一生的持久战,教育是传承家风的数代之功,在祖辈的累积下、在家风的熏陶下,还要结合现状、放眼未来,时代不同,有的是值得绵延的核心理念,比方说宽厚、自由、诗书、爱折腾等,有些就是需要修正调整的,比方说官本位思想和落后的学习方式。
不管如何,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为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的第一步。夫妻恩爱(这点非常关键)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障,相信“爱”是一种很伟大、很无敌的力量,描述的再天花乱坠也不如让孩子耳濡目染、习以为常,认为男女之间就应该这样。
父母的言谈理念会铸就孩子最底层的认识,父母知书达礼,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放养的精髓不在于放任不管,而在于父母做好自己,活出自己希望的样子。不需要讲述大道理或是苦口婆心、甚至棍棒教育,父母做在前面给孩子看就是。
你好读书,孩子就会从小觉得书是个有趣的好东西;你好锻炼,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你待人接物温煦有礼,孩子自然认为就应该那样;你希望孩子成龙变虎,自己就不能活得像条虫。
父母还要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拓宽孩子的认知,除了培养读书的兴趣之外,就是从小就带孩子外出旅游见世面,把世界的多姿多彩放进他脑子里,不需要强加自己的理解看法,只需要尽可能早的、尽可能多的带孩子到处看,从一岁开始看世界和从20岁才开始,自然就有极为明显的差距。
孩子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社会、不在学校、不在体制、不在国家,只在父母,从打算生孩子开始,父母的每一步都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为什么说出身很重要,就是因为好的父母从健康、生活、理念等各个维度,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化成了孩子的竞争优势,好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探索未来,是孩子成长路上最仰慕的导师、最可靠的战友、最足信赖的伙伴。
教育的根本在父母,怎么样成为合格的父母,才是教育的关键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