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大年初三 9-19度
今天窝在家一整天,在阳台晒太阳泡茶听书读书。
今天听完骆玉明教授的《简明中国文学史》。微信读书显示,历时16天,今天听完,正好大年初三,在老家,过完初三就要谢年了,正好结束这本书,也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意犹未尽,又看了微信书友的精彩点评,感觉几位书友都是专业人士,总结得非常到位,应该是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估计读这本书的,大部分是中文专业方面的学生或相关文字工作者吧。
这本书大多是用听书方式完成的,但绝对值得仔细阅读,还可以对照推荐的作品阅读学习。
骆教授按照朝代更迭时间脉络,从商周时期文化起源讲到清朝戏曲小说,针对每个朝代最典型的文学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作者及其文学作品,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总结该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语言自然,又富有文采。整本书40多万字,属于大部头,但不会让人觉得深奥难懂。其文字简洁明了,正是应了简明二字。
上下文衔接自然,文笔优美,作者善于讲故事,就这样一朝一代,一人一文,缓缓讲述,千人千面,各具特色,引人入胜。让我想起孔子老先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我这个想要系统性提升文学史素养的小白看来,正是理想中的“说史书”,简直如获珍宝。
第二,态度温和,即使对作品不赞同,点评用语也绝不尖刻。
骆教授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包容理解,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细细剖析,丝丝缕缕,但绝不像有的点评家,拿着尖锐的刀子,一顿挥舞乱刺,或者一刀毙命,以显示其绝对的权威性。
第三,作品讲解细致,颇具吸引力,可以作为中国文学经典读物指南。
常常听到介绍某个作者,某本书时,我就想,这本书我读过,怎么没有印象了,要再读读,或者,这本好书怎么没读过,要找来读读,或者,哇,这么多好书啊,我要一一读过去。
就像逛商场,遇到了一家适合自己风格的服装店,一件件抚摸,一件件试穿,觉得每一件都具有吸引力。总之,阅读体验,如沐春风。
化繁为简才是最高级的。该读过多少书,写过多少字,拥有多宽广的胸襟,多深刻的思考力,才能支撑起这样庞大的知识体量呢?
这本书值得收藏起来,反复阅读。
推荐给想了解中国文学史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