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妈妈发给我一条消息“隔壁楼栋有老人走了,孩子在哭喊着‘妈妈’”。我停顿了3秒,在这3秒中我思绪万千。然后迅速定神,回复妈妈:“庆幸我们还在发着信息”。
2020年开年,大家都笼罩在对于安全的担忧和未来不可测的阴影中。谁都没有料到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同时面对着感染、隔离、重症和随时会来的别离。
我听说在这场疫情降临之初,有一对老人纷纷染上病毒,重病在家。但直到一双老人病重到转危为安,他们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去照料的。
幸运的老人,可怜的孩子,可叹的疫情!
也许,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我们会谴责老人的四个儿子,照顾自己的父母是义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为何这么自私!面对传播肆虐的病毒,在不可控的疫情面前,人们的情绪很微妙也很无奈,比如这个时刻,他们选择了自己小家,和家中的孩子们。但这些父母的做法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
今日事昨日果。
《小欢喜》剧中,童文洁嘲笑她的女上司“我回家还有儿子养老,她呢?孤单一个人。”在这场办公室政治斗争中,儿子似一枚导弹,是最后一个核武器,它能够彻底将“敌方”击溃。
不仅仅在剧中,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无时不刻地都传递着这样的观念——养儿防老。因此,我们的长辈总在催促着刚过25岁的你们:“赶紧找个人嫁了!”随后,接着再催促你们:赶紧生个孩子吧!”
我知道非常时期,这个典型案例会让很多人认为我以偏概全下定论,其实并非如此!我想说的是:
即使我们有婚姻和孩子,当面对生命和人生终点时,都是在下一个令人心碎的赌注。
再幸福的婚姻也要经历丧亲的痛苦,我们要做好的,是在情感上始终如一的独立。
当社会还不能给你更多的安全感和保障措施,再孝顺的子女也要兼顾和平衡除父母以外的亲情。
我们能拿“应该、不应该”来要求别人,用这种道德准则去谴责他人吗?
单着的你们,不要恐慌!未单的你们,学会放下!保持心境的独立,是为了不要难为自己。
最近看各种圈里的朋友都在想着法儿学习,传递给我的更多是焦虑和不安,这些情绪的传递不仅是对目前疫情不可控的反应,更多的担忧是疫情后的基本生活保障。
心静于大难当头,坦然面对未知的将来。
以上,就当心灵鸡汤,也算补充了营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