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成长?☞想到之后做到
人至践,则无敌
正确本身并无太大价值,因为你正确的时候大家也都正确,那么就没有任何相对优势。若是正确的同时,还能特立独行,那就很可能有很大的价值。
➤教育:总是只有少部分人真正受益,总有绝大多数人不了了之
我们真正能够用来变现的,是认知差异
- 面对同样的信息、知识、现象、事实、数据等等;
- 人们不仅对它们的认知不同,比如,有少数正确的,有大多数不正确的 —— 这里有差异;
- 而且,即便是在认知正确的群体中,还有认知高度、认知深度的不同 —— 这里还有差异。
➤知道本身是作用不大的,真正有作用的是比别人更有高度的认知。
这其中不断升级的工具就是
☞在行动中思考,用行动刺激思考,用思考改良行动
➤“用”比“学”重要;“做”比“想”重要;边做边想,比单纯想想不知道好多少倍 —— 都走到现在了,你有哪些事情,长期只处于“想想而已”的阶段,却误以为“自己需要慎重思考”呢?你忘了一件事儿:很多时候,不开始行动,是不可能产生足够慎重的思考的。
感受:
【关于践行】我觉得最近一直被强化践行和坚持的意义,的确有些事情我只停留在想想都阶段,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比如我想做自己的公众号,比如我想投稿,比如我想学PS……真的很多很多,我觉得这方面我的确是欠缺很多,只停留在想的层面,空以为自己抱负远大、不同平凡,但是不管想的多么天花乱坠,没有付出行动就相当于大梦一场。
所以啊,以后想法要切实际、可行动,不要顾虑那么多,你做了就不要想它的结果会怎么样,只管践行就好啦。别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关于认知】
今天听到一个新观点,我没想到人与人之间差异最大的竟然是认知。不过想想也是,一个人的认知决定着这个人会做出什么行动,持有怎样的价值观。
而人与人之间,认知差异真的很把两个人分类开来。我可能一直理解的是思维,所以我努力在读提升思维力、思想高度的,原来,这些都属于认知能力。
提到的关于提升认知能力最有效的工具——在行动中思考。
其实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每天张老师推崇的我们要反馈论语所得,在反馈过程中我会思考,我会逼着自己思考,逼着自己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我发现在写每天论语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会使用上很多之前在书中看到的观点或者想法,那么对我来说,书本内容就深化到了我的思想里,潜移默化对我产生着影响。希望自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力,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