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2974/ff53cce9206810c7.jpg)
01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在街角的小店借用电话。电话打通后,他用一条手帕,盖着电话筒,然后说:“是王公馆吗?我打电话是想应征园丁工作的,我有很丰富的经验,相信一定可以胜任。”
电话那头的接线生说:“先生,恐怕你弄错了,我家主人对现在聘用的园丁非常满意,主人说园丁是一位尽责、热心和勤奋的人,所以我们这儿并没有园丁的空缺。”
年轻人听罢,便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可能是我弄错了。”接着便挂了电话。
小店的老板听了年轻人的话,便说:“年轻人,你想找园丁工作吗?我的亲戚正要请人,你有兴趣吗?”
年轻人说:“多谢你的好意,其实我就是王公馆的园丁。我刚才打电话,只是为了自我检查,确定自己的表现是否合乎主人的标准而已。”
只有学会自省的人,才能成为自己的园丁;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通过总结自己的荣辱得失来激励自己、改进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
如何自知之明?除了时刻审视自己,别无二法。
审视自己,就要把自己全方位展开,做一次灵魂上的检阅,然后痛快淋漓地向浅薄的自我、虚伪的自我乃至卑劣的自我告别,割去这些灵魂上的“肿瘤”。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己,人生才是真的了不起。自省,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超越。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2974/863daedf333dfd6a.jpg)
02
《孟子》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君子之道。”偷鸡者却说:“那我就每月偷一只鸡吧,等来年再停止偷鸡。”
对此,孟子说:“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偷鸡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就应当立即改正,怎么还要等到来年再改正错误呢?”
故事中的偷鸡者,正是因为不懂得反省自己的过错,才不能即刻改正。正如人们常说的:
“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而愚蠢的人同样的错误犯多次,甚至是屡教不改。”
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听着简单,做到实则不易。
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批评,第一反应总是强调客观,怨天尤人,甚至辩解过失和错误每个人都会犯,不足为怪。
但凡有这种千方百计粉饰错误的做法,都是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一定是还会再犯错的。
犯错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正视自己的缺点,如果总是采取鸵鸟埋头式的讳疾忌医,就可能小错引发大错,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无法回头。
只有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正视自己的不足,竭尽所能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才能不会让同样的错误重复上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2974/f5da2af7a716556f.jpg)
03
自省能把你灵魂当中的贪婪、无知和懒惰揪出来,帮你绕过那些曾经走过的弯路。
2011年,高晓松因酒驾入狱半年。他在庭审现场自省:这次酒驾,是我长期浮躁自负的结果。
入狱前的高晓松出身名门,年少轻狂,心高气傲,尽管走过不少地方,也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
但他并不了解社会,也不了解人们怎么生活,对真实的人生缺少敬畏。
狱中的高晓松是在自省中度过的,他把自己40多年来的人生全部反思了一遍。
出狱后,他带着《晓说》卷土重来,大受好评。
节目中的他,言谈举止中总有一丝淡然与成熟,这与酒驾入狱之前的他,是不一样的。
他自己也坦言,自己的情商是在服刑期间大幅提升的,没有狱中自省的这一段经历,就没有今天的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决定我们成长的是,你是否愿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海涅曾写下一句话: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成长是艰难的自省过程,你必须抛弃别人对你的夸赞,从自负和虚妄走出来,正视自己的不足与无能,然后作出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2974/afe56de0bbb5fa06.jpg)
04
中国有句老话: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我们常常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自己犯错却总是为自己开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
所以懂得自省,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清代晚期的曾国藩擅长自省。在每天的日记中,他都要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一番彻彻底底的反思、清扫。
有一次,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自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自省的一生,最终,他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反省自己,不苛责他人,是修养自己的法门,也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懂得自省的人,待人宽厚,善待他人。不推诿责任,时刻反省自己,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教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