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3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家训、家书、家规。
家训:
勤读书,读好书~
真正的好书,都是历经大浪淘沙方能留下的那一点精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无论是什么表现形式,它们都在宣扬着人类最纯粹的善,摈弃人类最卑鄙的恶。
辨别能力很重要,虽然自己吧,向前两三步,又后退一步,但至少是进步了,如果看到一本没什么含金量的书还使劲逼自己看完那真的是浪费时间,要好好地选书,用心地读书,并把书中内容融入身心,才是真正地读到了书。
要孝悌~
王阳明说:“天地间的孝道,无非是莫让父母担心。明白此理,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是这样吧,可能很多事情,你的本意是想孝顺父母,但是很少会去思考这个行为会导致的后果,或许你已知了这个结果,但是现状你的第一反应让你可能会做出看似“孝”,实际却“不孝”的事情来。
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学谦恭~
人如果有不谦之心,无论做什么,都会徒劳无功。
谦的反面自然是傲,居功自傲的人我们唯恐避之不及,自傲的人坐井观天还在沾沾自喜,我们疏而远之即可,真正的高手是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谦恭就好比一张白纸,空空如也,你想要写上什么文字,涂上什么色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早被一些不良的色彩给遮盖住了,那怎么擦掉都会留下痕迹,有些事情,做错了,只能学会接受不想承认的事实,把它当做是一种美好的遗憾,学会不断清零,满则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嗯,谦卑自处,学会刷新价值取向,重新开始,持着自己是一张白纸的态度去学习,暂时把现有的知识储备放一边,等待下次启用,才会学到更多,方能厚积薄发。器虚则受,实则不受,物之恒也。
循礼义~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指正圆之器;矩,指正方之器;无矩不成方,无规不成圆;校正方圆,是谓规矩。
首先是我们内心认可外在的礼法,然后才是去遵循它。懂得礼仪,即体现了修养之道。
毋任情~
做人就该节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事,以喜怒哀乐应对时,都应适中。
女生相对来说会比较地感性,一直以来,自己还是学不会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必呢,任由自己的情感泛滥,当真正需要约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驾驭不了,然而却沦陷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希望通过“心学”,能约束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情感所产生的质变。
王阳明患有肺病,在疾病面前,身心俱疲,可想而知,他用心学那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生理上的疾病。
生病时人的内心会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会觉得任何文字都救赎不了自己的内心。平时的激昂斗志都会被一点点地磨灭,生病时能‘知’那种折磨的疼痛,才想着以后必须用“行”动来预防(多运动不熬夜),这样就说明不知行合一。因为把这两者分开了,认为是先知然后行,平时自己早该提高自律性,别总是事情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如果真明白知行是合一的,只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只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
毋说谎~
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
有过错就勇于忏悔吧,跟着良知的指引去真诚恻怛,不用有任何的隐瞒。虽然会被平时的积习所感染,改过的勇气会欠佳,但是只要自己“正”了诚意就好。
王阳明的伟大和其心学的精髓:人不怕犯错,犯了错立即改正,对自己最好的那个“既往不恋”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过错,没事的。
我们每个人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因为有“爱”,我们能做的,臣服于良知,只有理解,信任,包容,才会走得更久。
家书:
科举无妨圣学:《寄诸用明》
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只有考上科举,有平台,才能把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扩大影响力,才会实现心中更高的理想,但是,王明明不会把科举当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科举只是一个阶段理想,最终的理想是做圣贤,传播心学,让更多的人受益,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他自己来说,他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自我价值也得到了实现,造福后人。每一个被心学影响后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那就值得了。
王阳明对科举和圣学的态度是统一的,科举并不妨碍圣学,且认为圣学中包含着科举的,两者都可以提高影响力。但心学更注重身心修养,是可以触类旁通。
科举把握得好,那是最好不过,但是一不小心物极必反,利欲熏心,可能会被功名利禄影响到,陷入功利的漩涡中,
当然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亦乐乎。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也许人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是啊,王阳明是圣人,他是不平凡的,但是他也为了这个不平凡的瞬间去做了很多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凭着自己的良知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人就应该和天道一样,应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如此,后劲十足,才能天长地久。
大器晚成的人是经得起孤独的等待和煎熬的考验,那在这个过程中更要不断地修行内心,学习知识,你有满腔热血,可以,但是也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唐僧师徒取经还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人要取得真经,逆境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坎坷必不可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即使举步维艰,也要咬牙切齿走过去,尽人事听天命。
每个人说起《西游记》,会想到孙悟空,想到很多人也不会想到他,“许镜清”,他是1986年版的西游记的全部音乐作曲,上百段音乐的创作,写了30年的音乐,70岁那年才刚开始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为了创作音乐,日夜颠倒,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成功的背后都是一件件不平凡的小事累积而成。
一辈子很长,可以做很多事。
一辈子很短,可能有那么一件事也完成不了。
走正确的道路,把道路走正确:《示弟立志说》
王阳明所谓的立志,就是要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在王阳明看来,就是走正确的道路,然后把道路走好,走到底。
我们如何才能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立志”是第一大纲目,只要立下为圣之志,才能有毅力向前走,俗话说的,“有个奔头”。然后就是学习。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许不同的年龄阶段,想要的方向不同,会在一段的阶段才想要去选择自己的方向,甚至于,被逼迫地去选择了其实很正确的方向。
我知道,我的志向还不够坚定,涉世未深,什么都不懂,一直不断试错,也无法确定那是不是真的,有错就改才是最宝贵,切勿南辕北辙就好。
最近看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把近段时间发生的事,不免会把自己的情绪代入进去,失望的时候,不愿打开心扉,冥顽不灵,甚至会觉得任何文字都救赎不了自己,有时都想给自己一个冷嘲热讽的眼神自行体会,有点精神分裂了。
这就是很明显地没有做到心外无物了,参杂着太多的七情六欲,知道自己被情感给控制住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因为有情感,而能有节制地发出,才是真正的致良知,真正的学习是在世俗中修行。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致良知也不同。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对待方式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个知识,在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也不同。
即使同一本书,在不同阶段的想法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件事,在不同阶段的心情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时间,往事已如烟。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去尽力致良知。
家规:
王阳明提出教人的根本主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们被称为人生八德,是中国古代德育的全部内容。
嗯,言传身教,自己要先做好自己,以后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父母的不断地学习和教育,教育还需要有耐心,父母养育之恩,无以回报。
《朗读者》有一期的一个主题是:眼泪
陆川朗读了《藏羚羊的跪拜》的一个片段:
有一天,一个老猎人想要开枪猎捕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藏羚羊跪下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两泪纵横;可是这个久经猎场的猎人自然是不会被这藏羚羊的悲悯之情给打动,枪声一响,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开膛破肚…..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这时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来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条命!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这个结局既悲观又可观,最终老猎人的良知也被光明了。
这世间是有爱的,良知在自己心中,如果老猎人的良知能早点被光明,那就能避免许多生灵涂炭了。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感悟,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王门四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嗯,做到了你就赚到了。没有为什么。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把度阴山写王阳明的整个《知行合一》系列给读完了,从一开始对心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了一点基础了,也是给接下来读《传习录》做了个奠定,可能有些想法会觉得是赘述了,但是没关系,至少自己进步了,哈哈,好事多磨,再不学就老了,趁现在年轻,还有时间,为时不晚,精力充沛,等成家立业后,又要为生计奔忙,要承担的责任更多,所以,现在就专心致志地读书吧,不要被太多事给束缚了。
但是人潮人海,别错过那一个等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有一段话,当你真心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
嗯,等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