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平线》,看中他薄薄的厚度,篇幅不长,正好适合短途旅行的火车阅读。打开才发现,竟然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这是我第一次读这个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作品。
火车上一个来回正好读完,读后有些恍惚,无论是作者的写作手法,还是文中的人物、情节,到处都漂浮着谜一般的压抑和神秘。重新再读了一遍,最近养成了习惯,喜欢翻来覆去的重读,不仅仅重读工具用书,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也喜欢一读再读。因此对于经典文学有些新的感悟,读书时学校会要求读一些经典作品,读着乏味,味如嚼蜡,若没有强制性要求是定然无法完整读完,现在恰恰相反,对情节丰富语言流利的通俗小说少了兴趣,无法读下去的经典却喜欢一读再读。大概是年龄到了,阅历到了,生命中有了积累才能真正去理解其中的涵义,所以又想,学校里一再给的一些经典必读书目,未必就是现在适合小朋友们在这个年龄去读。还有个因素,大概“经典”是打开“经典”大门的钥匙,如同吃饭,一直吃垃圾食品其实是无法品味食材真正的味道,在你真正品尝过食材的细腻和新鲜后,以后吸引你的唯有同样新鲜和细腻的食材。今年大概读了不少晦涩难懂的文字,却突然打开了一扇门,什么样的文字和篇幅,都能读下去了,因此假期里废寝忘食地读完了《百年孤独》。
回到《地平线》,年至古稀的博斯曼斯,回忆起四十年前的巴黎往事,追忆起偶然相遇的年轻女子玛格丽特,两个年轻而孤独的生命,都在逃避着生命当中的人和过去,短暂的相遇后,因为意外玛格丽特离开了巴黎,从此两人失去联系。
回忆和闪回是小说最重要的写作手法,也是会让读者一开始有些恍惚的原因。如同作者开篇说的那样:“想到青年时代的某些片段,这些片段并不连贯,全部突然中止,出现一张张无名的脸以及短暂的相遇”。男主的回忆并不连贯,破碎的往事,无关紧要的人物,要完全读完,才能拼凑出完整的故事和细节。也许这就是作者故意而为,是独特的写作手法,第一次读倒是有些突兀,亏得读了第二遍,才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连贯。
隐藏的背景和平淡的情节。对于男女主人公,通篇能感受到他们的孤独、压抑、痛苦,但却无从了解背景和细节,男主的怨恨且逃避的父母,是他的亲生父母吗?还仅仅是户口本上的户口?他经历过怎样的童年呢?只有隐约的线索和猜测。女主同样如此,提及到她的寄宿以及少管所的生活过,但并不交代细节;提及到经历过战争,但一笔带过;提及到她和母亲的决裂,但父亲是个空白;女主一直逃避的布利瓦尔,只有女主的描绘,以及年后后平静的相遇,并无刻画。大概也是作者刻意而为之吧,越是平淡隐秘的笔触,越是让你感到隐藏其后无法言之的过去,那些说不出口、无力改变的痛苦,也预示了命运的走向。
开放性的结局。当回忆连贯,串起生命的水平线时,男主终于找到了女主的所在地,前往柏林。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一种无能为力的悲伤涌上心头,也许这就是现实生活,生活会把时间和时间的流逝变成什么?
读完之后,我百度了作者的背景,他出生在二战时期德占下的法国巴黎,缺乏家庭的温暖,自己描述自己“污烛时代的产物,战争的产物“,也被归类于法国“迷茫的一代”,作品集中反映战后一代人的情绪,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无望。这样一来,书中很多隐晦的细节和线索,就能一下子理解了。
诺贝尔颁奖词如此描绘这篇作品“莫迪亚诺运用回忆的艺术,唤起最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