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从枝头跌落,牛顿在那短暂的瞬间察觉到了万物之间奇妙的魅力,于是人世间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两片叶子从树梢间滑下,犹如两只缠绵的蝴蝶翩跹起舞,达尔文在叶子细密的纹路里发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于是这世界便有了“物竞天择”的生存思想 。
有一个不顾别人嘲笑然后爬上比萨斜塔等待着见证“奇迹”的人,有一个看着日升月落便否定“地心说”的最后被处以火刑的人,有一个苍颜白发地曾扬言“若有一个支点,便可撬动地球”的人,以及那个将两块玻璃叠加在一起然后便看见了远方的人。那些先哲们,那些伟人们,透过现象看清了本质,感悟了人生!我不是哲人,说出的话虽也如泼出去的水,却成不了哲理与名言,就像我不是哥伦布,自然也就发现不了新大陆。我所看到的都是渺小平凡的事,得不出什么高深的感悟。
春天到来之时,春雨淋淋沥沥,飘飘洒洒,透明的雨丝飞扬,柳条便抽出芽来,空气清新得如同仙境一般,轻柔而细腻。近处的大树的虬枝带动着鲜嫩的叶子在雨中轻微摇摆,空气中仿佛罩着一层琉璃般莹绿温润的光芒。远处山头的树林中弥漫着白雾,飞鸟拍打着翅膀在树梢旁掠过,小心翼翼地,生怕折断了那青芽儿。
春雨不似夏天的狂风暴雨可以折断树木摧毁房屋,却能使枯木又生花,使燕子重回家,使人们心情舒畅。当它汇聚成为了水流时,能侵蚀山川、带动泥沙、堆积平原。它能够滴水石穿,却抽刀斩不断!正所谓“上善若水”,流水不腐,流向一个海纳百川的传说,这是雨、水的力量。
雾虽无力无形,却能够蒙蔽人们的双眼,亦能够覆盖住山川草木。人们往往身在其中,想要用手触摸它只能是天马行空,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智慧的人能从雾的多少来判断有雨或无雨,这是人类赋于雾的能力,也是雾给予人的智慧!
冬日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并没有多少温暖可言,不似春光明媚,不似夏日炎炎,也不似秋日阳光的温婉。它是一种明晃晃的光泽,给人一种温暖的幻觉!“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冬日的水,结成冰后便寒得刺骨,看似坚不可摧,却挥刀可断,脆弱得不成样子!这依旧是水的能力与个性,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坚强的一面,遇寒则为冰,得暖则还为本身。做人不也应如此吗?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时候,亲眼看到的事也许并非是事实,因为有雾在,因为冬天的阳光不像春秋那样的温暖。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应学会随机应变,而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应学会随遇而安,而不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有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感叹人生短暂、世事的流逝,感慨死生无常以及人生的可悲。
王安石在游华山洞后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从而强调尽吾志、尽己力,才能达到“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
季羡林在北大的燕园里,用紫藤萝的悲剧来解剖自己,解剖人生,乃至解剖历史。不光是紫藤萝在哭泣,只要是真正有思想力的人都会陪着紫藤萝一起哭泣。不知道这是紫藤萝的不幸,还是人的悲哀………
------2014.10.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