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老师,城区刚刚开学,她不怕出丑,勇敢的拿出一节课,让大家点评修改,精神可佳。第一次试讲自我反思,第二稿的设计已经注重朗读指导,体现了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鉴赏。较之第一次设计有很大的进步,但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我给王瑜提三点建议。
一、删繁就简,直奔目标
语文课堂很容易碎碎问,碎碎答,造成费时低效的状况。在一节课上,只设计一个主问题,用这一个问题串起整篇课文。教师要找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一篇课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教的东西就很有限。课堂教学就要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上,而删去一些正确的废话。聚焦重点让学生一课一得。《走月亮》第二课时就用课后第二题串起整篇课文:我和阿妈四次走月亮的美好场景,让你脑海中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这样,简化教学头绪,把时间让给学生真正朗读、背诵、思考、想象、表达。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二、当堂练笔,加强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基于学生最欠缺的语文能力就是书面表达,我们的语文课可以改变重阅读,轻表达的现状,让阅读成为指向写作的阅读。建议第二课时留最少十分钟进行小练笔,完成课后第三题,你还记得某个月下场景吗?仿照第六自然段写写在月下看到的、想到的。
三、儿童立场,为学生的素养提升而教。
儿童立场“告诉我们把握学情的重要性。教学要基于本班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师做到“三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
本堂课可以提前让学生观察鹤壁的淇河边月下所见所想,观察月下樱花大道上所见所想,观察自家小区月下熟悉的场景,最后把作者描写白族少年月下美景图,转换成鹤壁月下美景图。让学生学以致用,我手写我心,写出一段我在月下所见所想的小美文。
王瑜:修改后教学设计简约清晰,层次清楚,人文性工具性有了较好的统一。语文要素落实较好,小练笔如果与课文的学习之间有了进阶的支架更好,给学生提供一些一些词语或者提示语让学生填空,最后再让学生完全的放开写一写,自己月下看到的想到的。文档里不知谁修改的,我认为为修改很好!教学目标除了朗读感受走月亮的美好,一定要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
感谢晁校帮我备课,荣幸之至,这次磨课也让我明白了很多,过去自己没有这么隆重的备课经历,单枪匹马,又无像您这样的高人指点,总是不太满意,凭着激情去讲课,现在成熟一点了,想讲点实在的,过段时间还要讲校内优质课《古诗三首》,磨课过程真是修炼心性,塑造认知的过程,非常感谢您。[玫瑰]
再给你提点建议,是四次走月亮,学习方式完全一样,感觉都是老师牵着学生学习,没有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建议第一次走月亮,你领着学生学习,朗读文字,感受美好、想象画面,然后总结这样的方法。告诉学生学习的步骤,让学生小组学习、分享,后面的三次走月亮,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让小组汇报,每个人都有任务,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面向每个学生的。
是雪慧帮着修改的,真的特别到位,雪慧老师抓的点很准确。确实如此,带着学模式单一,让学生自己去 说有无限可能,会有更多意外的生成。
我这也成了您带着我四次“走月亮”啊[愉快]
相信越改越好[强][强][强]你可以报个精品课
好,我试一试,不怕出丑,就怕不会。[微笑]
小组合作学习要先训练学生,如果以前没有,可以教教学生,如何自学,如何小组上台汇报
这个小组合作讲好了确实很出彩,需要训练一段时间,你们学校的小组合作真的很棒的。
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时候会影响对写景文章美的感悟,影响整篇课文的教学,你可以不用小组合作,只要让四次走月亮的学习,能体现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汇报也行,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