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换的主任是一个及其能聊天的人,是一个自我表达欲特别强个性又非常明显的人。频繁的下村和跟车回家创造了很多和他聊天的机会,说是聊天,其实我的阅历和思想都还不够匹配,更多的是我表达困惑和观点,然后听他可能更深刻的见解。就这事儿还被同事吐槽,只和新主任说笑不闻旧主任苦楚。
他说他小时候在父母的法西斯统治下长大,如果他说出真相换来的就是巴掌。他说他因为别人一句你瘦不下来怒减80斤。他说他不能忍受不想说的话在统治下必须表达而与领导据理力争,换来20多年的不用上班。他说他觉得年轻人都应该自己创业,不被一群猪脑子的人指挥,才能达成自由。他说他们那一代人是历经各种变革,可以伸张个性和追寻自由的一代,而我们只能更多的隐藏性格服从规则和束缚自我。
他说他有钱有时间也不会出去旅游,旅游是去陌生的地方暂时逃避掉生活中的不如意或者满足一种虚荣,这些在他的生活中都不需要。他说他曾经在合肥安顿好了所有,却因为老婆的保守和自己的不坚定而又留在了这里,瞻前顾后是影响人突破的根源。他说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你行你上”而不是“你不行我来”,所以大家都做沉默的庸者。他说他周末就会成为张老板,把一百六十元的淘来的石头卖到四万五,不是坑蒙拐骗只是你情我愿,别人用这块石头可以干成四十万甚至四百万的大事。
他说他和他母亲、儿子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他母亲从成绩优异退学回家的小姑娘,到代表全省在一万多人面前发表关于毛泽东著作的演讲,从文化大革命后好派的副主任到被派去西藏支边,从灵璧县副县长到因为学历不够被免职,经历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说他儿子成绩优异,却有一次被叫家长说他儿子是老师十几年来都没见过的不能沟通的小孩。
我爸爸昨天打电话的时候说他自己是个很好沟通的人,可是在我眼里他明明就很偏执和自以为是,我想我应该和他也很相似。
好的沟通者定义并不应该是对方一味的听取、认同然后服从,我觉得是各自表达,相互吸收并且不觉得对方奇特。我曾经也认为沟通需要一些认同作为基础,需要彼此同等同步,然而现在觉得沟通最大的基础应该是理解。
沟通和交流不是为了说服或改变对方,也不是分出谁更高级,最终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是我们都更加全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