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系列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打卡第四次 第三章
封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系列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作者:尹建莉
这里尹老师举例了一个关于成人问孩子学习成绩的例子,这里尹老师使用的是教孩子以“攻击性”的问题来回复,虽然也是半开玩笑的性质,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免不了尴尬,而且假定叔叔说,我一个月赚五千块,全部都给老婆了,我也不知道家里有多少存款,那你让孩子怎么回答呢?让一个成人下不来台,你觉得一个孩子的问题,能把成人问倒吗?这种不完全属于“防卫”有一点“攻击”性了。不如换一种说法,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化解矛盾。比如教会小一点的孩子,回复这些问题,可以说我不知道。叔叔你猜一下。叔叔你觉得我考多少您才满意?叔叔,你有宝宝吗?上学了没有?或者再简单直接一点,我就不告诉你,嘿嘿嘿。当你顺着对方的“攻击”来回答的话,就表示你能接受这一切,那对方对你的“攻击”就相当于是“无效”的。
这里尹老师回答一位妈妈关于碰撞后的安慰,讲到“碰撞”生活中最常见了,虽然碰撞是二个人的行为导致的,但大家都会想得到安慰,这个妈妈想得到孩子的安慰也并没有错,凭什么变成比孩子还孩子就一定不对呢?只是这位妈妈用错了方法,遇到碰撞,孩子肯定是最先需要得到安慰的,在安慰完孩子以后,再表达自己也受伤了,这个时候,孩子接受到了足够的爱和包容,自然也会愿意去关心一下妈妈。只是一个前后的问题。有时候孩子也只是为了想要得到一个道歉而已,面对这种碰撞,有时候我会主动道歉的给孩子,有时候我觉得是她碍事挡住了才碰到的,我也会直接的讲出来,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妈妈也需要“自由”表达,让孩子更有同理心。但妈妈假哭的行为我也是不赞成的。没有人喜欢被“欺骗”,可能真是很痛的,有一次点点拿指甲刀把我的脖子剪破了,当时痛到我说不出话来,其实孩子还是有感觉的,只是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会吓到,可能想安慰你,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和孩子说,我的伤要多久才能好,然后点点如果受伤了,也会问我要多久才会好。大家就把焦点转移了,彼此原谅对方。
成人逗孩子,做家长的,都知道不好,尹老师的做法是直接把爸爸接孩子的权力给“剥夺”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今天你躲过了这个环境,明天孩子还会遇到另一个环境的人,如果孩子真的连父母的爱,遗弃这种问题都判断不了,以后万一哪天遇到“坏人”扮演的“好人”又怎么能拒绝这种“好意”呢。做为家长,是可以为孩子撑起保护伞,但总有超出我们视线的时间和机会,而且孩子不会一直在你的伞下生活,孩子也需要成长,也需要知道陌生人说的话,哪些是逗她玩的,哪些是认真的,要对“别人”说的话有判断,这里是同事,有些家庭还是奶奶说妈妈的“坏话”比如你妈妈天天加班,一点都不爱你,那你让孩子怎么办?你也把奶奶赶走吗?赶走一个爱孩子的奶奶,又要带来多少“麻烦”。这里我常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她的,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在她做错事的时候,爸爸妈妈非常非常生气的时候,这个是底线,不会变,永远记得底线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不会单独丢下你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如果有事,都会提前和你打招呼,讲好的就是讲好的。既然在办公室,我也带过孩子去办公室,我会和孩子讲的很清楚,我去哪里,哪怕上个厕所都要和孩子说,如果我要开会,有什么事让她找谁。去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也和孩子讲过,如果和爸爸妈妈走散了,站在原地等,不要乱跑,可以找陌生人帮忙,打电话给爸爸妈妈,现在随便一个大人,只要你说要借电话,肯定会借给你用(还有一次在超市,现场演示了一次给点点看,我的电话忘在车上,爸爸带着弟弟推着购物车去另一边买东西,半天没回来,我去找也没找到,就向身边的人借了个电话打给了爸爸)。实在遇到找不到爸爸妈妈也没有条件打电话的情况,比如遇到危险(家里人晕倒了,爸爸妈妈的电话占线或是没打通),找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也有电话,110 第二条底线就是,爸爸妈妈绝对不会丢下她一个人。
生老病死这种问题,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逃避也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案例和上面的一样,你躲得过这个环境,这次的提问,你躲不过下次。而且,如果孩子从父母这里得不到答案,他就会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得答案,这里讲的生老病死的问题,就算每个人的诠释不同,但也无大碍,但如果换个问题,性的问题,你也一样“缓兵之计”吗?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说,生老病死怎么能和性问题相提并论呢?这也是我想讲的一部分内容。性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和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任何有生命的物种,存在的首要意义就是繁衍生命,甚至于很多昆虫和植物在完成繁衍生命这一终极使命以后,就到达了生命的终点,也就是死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看《黑猫警长》都知道,螳螂爸爸在完成和螳螂妈妈交配的时候,就会被螳螂妈妈挥刀砍死并吃掉。蚕蛹里飞出蚕蛾,产完卵也就死掉了。如果我们在面对孩子问到死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正面回答,而且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一个引导的,我也不是什么专家,也不能表达的非常好。但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至少要和孩子讲明白,生命的意义,重要的使命。如果觉得用“人”来讲比较难让孩子们接受,我们可以讲植物,讲动物,讲孩子们熟悉的,看到过的,这里也有非常非常多的绘本可以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人。这也是我之前中的试读绘本学习自己感悟的。后来我特意找了一本关于《怪物爸爸》来“试探”点点对人的死亡的接受程度,讲完这本书,点点哭了。但后来她也就明白死亡,我给她讲了她见过的姑爷在春节的时候生病了,后来没有抢救回来,死了,如果我们下次再见到姑奶奶的时候,就不要问姑爷爷了,不然姑奶奶会很难过的。还有她的亲爷爷,也就是爸爸的爸爸在她小时候也死了,但她没有见过,今年冬天我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回去看一下爷爷的墓。这里我从来也不会把这种话题引用到现在还活着的人身上去假定,因为我觉得那样做是对现在活着的人不尊重,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生死问题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我也和点点讲的很清楚,关于隐私的问题,死亡的问题,只可以在没有别人的时候问爸爸妈妈,不能随便和朋友或是其他人讨论。她也记得非常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