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干事,生命就有意义” -- 褚时健
褚时健传今天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马东的时候,马东说“这个世界上只有5%的人愿意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剩下的95%只是为了活着”。我想褚时健应该属于这5%吧。
上周在刷今日头条的时候,看到一篇简单介绍褚时健的文章,读完后心血来潮,想读下他的传记,便把这本书加入了微信读书。今天花了4小时05分,读完了这本书。
为什么会想读这本书呢?
因为看到他曾经被打为右派,下放农场,据我仅有的对那段时间的了解,他的身体和心灵一定遭受了巨大折磨,可他为什么还能在70多岁的高龄种了13年的橙子,然后将“褚橙”这个招牌打响呢?反观自己,每次自己受到一些生活或工作挫折的时候,总是感觉不会再爱了,然后要花一些时间调整自我,才能再次重新战斗。
他是靠什么成为传奇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官是他的经历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入狱前,一个是入狱后。入狱前,他是在各种各样的国企、类似国企工作,在大家讲究“大锅饭”,搞政治活动的时候,他坚持“企业的本分就是要盈利”,坚持“产品的第一要素是质量、第二要素是质量、第三要素还是质量”,坚持“把生活搞好”(工人的、合作伙伴的、供应商的等)。就靠着这些很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在国企中一步步走向他的辉煌。为什么强调一步步呢?因为他真的是一步步,不论是刚开始的糖厂、还是后面的玉溪,他都是看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然后看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但“似乎”每次都可以抓住当前最核心的问题,然后推动事情的发展。以他的“成名作”玉溪卷烟厂而言,
第一步:是找书记要一把尚方宝剑,一年内,改革可能引发的纠纷都由褚时健处理
第二步:调整领导班子,基本统一领导班子的意见
第三部:开始改革(改善员工福利、建立规矩和制度、买先进机器、改善源头-烟叶的质量、培养供应商)
第四部:拓展发展(拓产-关索坝工程、投资-能源和基础建设)
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是这样。面对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他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想做到国际领先水平,尽管接手的时候乱七八糟,但他一直都在向国际领先水平靠近,像文中所述“很像他少年时一次次捉鱼...目标清晰 - 瞄准目标 - 聚精会神 - 拿下,他喜欢这种干净利落、心无旁骛、凭技术说话的工作。”他就是坚持着自己的简单的一些原则,一次次走向辉煌。
另一部分就是出狱后,他一无所有,但就是因为他之前的这种不让别人吃亏的想法,让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都愿意无偿支持他,几百万几百万的借给他,借给一个70多岁的老人的创业。后面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用了13年,种出了褚橙。后面的故事没那么“精彩”,因为看完前部分,似乎种出那么好吃的橙子成为了他的一种必然。
为什么他可以一直坚持?
文章中作者提到这一切似乎和他少年时看到“米轨”(先进的技术)有关,但他15岁时就想怎么煮苞谷酒有更高的出酒率。所以是因为天资聪颖吗?我想他的不同是否也与:他的祖父辈也算是小地主,父亲也常年在外做生意,所以他年幼时有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环境,有和更高眼界的人交流(表哥褚时俊)的机会,自己也有上学读相关?这本书似乎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其他的心得体会:
比如,正向循环的例子在他身上有着很深的体现:他踏实的追求技术,做出成绩,对一些人留下了好的印象,这些人中有很多后来成为了他这一路中的一个个的贵人,给他支持和帮助,让他可以更专心的做的更好。
再比如:他多次提到“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业务要过关,你不懂技术,光会管人可不行”,不管对于煮苞谷酒、造红糖、造白糖、卷烟、种橙子,他都懂得工艺、懂得设备,讲这些小作坊式的作业真正的转变为工业化作业,因为懂,所以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他做事的时候都有谱气。(对自己:技术基础的不扎实成为心头的一根刺,正在想解决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和男朋友聊的时候,他说王石是很崇拜褚时健的,所以看书的时候要谨慎,莫要全部当真。我问他,如果让他推荐一本传记,他会选哪本?他几乎没有迟疑,就脱口而出“乔布斯传”,是他的导师推荐给他的,他读过很多次了。那就把这本放在待读书单上吧。
这本书我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个人认为还是很有价值的,告诉我,其实可以从更长远(5年,10年,甚至更久)的角度来思考工作、自己的定位等,这时候,有些眼前的问题似乎就有一个答案了。
注:跳过的第三本书在这里,书名《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两周前看完的,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实用工具书,教我怎么去培养习惯,所以打算尝试一段时间以后,再写读后感。但很开心遇到这本书,就像Boss J所说的那样,大多数的事情都是有一套方法论可以依循的,褚时健也说“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