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晦涩难懂,从相对通俗易懂的《知鱼之乐》入手,希望能够略微窥见先生思想精髓之一二。《无用的哲思》这篇文章是先生《知鱼之乐》的开篇之作。他认为,哲学就是无用的哲思,然而,无用确是大用。我接下来按照本文的每个段落去理解他的思想脉络,希望能够本文厘清先生的行文思路和写作特点,借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深度。
第一段,哲学是什么?西方哲学源自古希腊,有“爱”“智慧”的意思。但是,先生却另辟蹊径,换个角度看哲学。
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关于哲学的概念。所以,哲学是什么从无定论,每一个哲学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他就会给哲学一个不同的概念。先生站在不同的视角理解哲学到底是什么。
第二段,先生认为不懂哲学的中国人却甚爱谈“哲学”,并认为国人爱谈的“哲学”并非是真正的哲学。理由是,在盛产哲思的西方,哲学算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很少有人随意卖弄它,更何况哲学原本毫无用途。但是在我们这片国土上,哲学如同花草一般随处可见,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国人谈论的“哲学”是不是哲学了。
我并不完全认同先生的观点,诚然,对于知识却不应该随意卖弄挂在嘴边,但是,不卖弄不代表就不可以经常提及,学以致用吧。我也不否认国人对于哲学知之者甚少,哲学是什么或许却未弄清,但是,没有搞清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而且,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也是一种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班门弄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知错就改,不耻下问,如果,弄斧有误,班门给纠正了,我们应当虚心接受,改过自新,这样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相反,如果我们保持缄默,从不在公开场合奢谈哲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只知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不值得提倡呢。毕竟“龙场悟道”式的顿悟不常有的。
因此,就学习的态度而言,我们应该多说多用才对呀。
第三段,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怀揣一套哲理,但一般人很难轻而易举地将它打捞出来。先生认为,如果我们能够随意摆弄、炫耀的,那一定不是哲学。哲学好比是电脑里的操作系统,它是一切应用程序的基础,没有它,一切软件就会罢工。操作系统不是一般人能够随意地调取,同样的,哲学也不是能够随意打捞的。否则,“哲学”太轻薄了。
本段更进一步说明,哲学不是用来随意摆弄的东西,能否随意摆弄的一定不是哲学,国人摆弄哲学太过随意,所以,这不是哲学。
第四段,西方哲学恰恰是以其“无用”作为“大用”的。哲学以其特有的虚渺遥远构建了精神底层,奠定了一个深厚而坚实的理性基础。
哲学,我自以为从未入门,不过,闲暇时喜欢读上几页哲学原著。我不知道哲学是否对我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逻辑思维有所帮助。但是,哲学,在我心目中如同“仙女”一般,我这等凡夫俗子,不敢有非分之想,只要能够喜欢就已经足够了。
第五、六段,先生对比东西方思想史来论证哲学“无用”实际是“大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太关注现实了,所有的思想马上就要与现实结合,都是已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因此,微言大义,缺乏思辨和逻辑的推理。相反,西方的思想家一开始关注的都是“存在的本原”或“万物的动因”,这些问题都追问到了物的背后,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到笛卡尔,再到贝克莱、休谟,再到康德,绵延了上千年的思想工程,从而锻造出相当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这就是东西方思想差异之所在。
关于李约瑟难题,即: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关于原因,李约瑟也提到了中国人讲究实用的特点,不过,我以为,先生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得更为深刻。
第七段,东方实用的哲学,很快在政治经济技术上,劣势显现,并由盛转衰。
庄子在逍遥游中记载: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哲学作为所有学科之母,对其他的学科具有高屋建瓴之大用,只有掌握深厚的哲学功底,在其他领域的道路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第八段,五四运动,彻底割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究其原因,近代中国落后了,落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太过实用、直观的哲学所致。
先生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由盛转衰,国力衰败,导致近代被动挨打,这些仍是中国思想文化太注重实用的必然结果。
第九段,先生认为,哲学原本就是极深沉的务虚。“人类就是以“‘智质虚存’主导‘体质实存’的衍存物”。哲学的兴衰似乎一直与文明的兴衰密切相关,西方如此,中国亦然。
第十、十一段,中国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学习西方哲学的务虚精神。
纵观人类思想史,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大多都是靠哲学和具体的自然科学这两条腿来走路的,否则,就不可能走得长远。今天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而西方的知识厚薄高低之分,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别,我们最终能走多远,取决我们做怎么的抉择。
第十二段,先生引用罗素的观点:人类迄今为止经历了神学、哲学和科学三大思想阶段,哲学因而成为神学和科学的中介过渡载体。科学关注具体对象的研究,而哲学倾向于对世界和人类的根本原因和终极关怀。现代的学科越来越倾向于分化、细致,也就倾向于越来越急迫、实用和轻浮,那么,站在具有统一视角的哲学立场上研究关注人类的总体状态,应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吧,再次强调,无用就是大用。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理解,哲学恰恰是应该要运用的,只不过要运用得适当而已,先生反对的是随意到处使用哲学。哲学如同遥远的苍穹中微弱的星光,虽虚渺遥远,但是只要坚定信念,就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