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一开始,是和韦姐讨论《少有人走的路2》,遂决定向她借阅。兰心蕙质的韦姐又塞了一套陈丹青先生整理、木心老师讲授的《文学回忆录》。感谢丹青先生整理、公开这样一套无价的“听课笔记”,遗慧世人。羡慕丹青老师获此良机,可以跟着木心老师在五年时间里逐渐消化这些世界范围的文化遗产,可以有时间在每堂课的间隙把木心老师提及的、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读上一遍。另一层是羡慕这种“课堂”形式的学习,面对面的讲授知识,五官五感都要调动,场面更生动、更利于吸收知识,强于自行阅读百倍。钦佩丹青先生洗练的文字表达,木心老师不喜赘述,丹青先生便让文字简约、干净,全书词短而意达,这绝非易事。有时候写书人总会担心:太简约会不会表达不清?丹青先生秉承着“木心从不看低读者”的大方向,让我这个读者体验到了在智商上被平等对待的尊重感。有些词,简短,却既能让读者明白,又能让读者自行联想、补充那些未写全的话,读起来十分过瘾。而正因为字少,会让读者读的更认真,有时候,一本书或一首词的评语就四个字,需要读者去逐字分析。比如评宋词《满庭芳》为“精炼,唯美”(P301);又如在介绍希腊诗人的时候说“会写诗。美的。”(P65)。
这套书,好,解决了我的大困惑。我爱读书,但却常是无头绪地读。常去西单图书大厦,有时候是去买书,有时候就是去逛,也不图逛出个什么名堂,只是看着满架的书就痛快。然而也困惑,满眼都是书,通览想都不要想,该如何去伪存真?无从下手。经典名著是为上选,可经典中也是百花齐放,蓦然读之,只是像在看一片一片的树叶,不成系统、难摸脉络,也就是说,缺了一个大大的“抓手”。而这套书,在世界文学范围内提供了一个清晰有力的抓手。木心老师直接指出经典中的精品、精品中的精华以及欣赏角度,读起来何其痛快,读者又是何其有幸!木心老师对作家、作品的点评干净利落、不遮掩。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家之言会不会有失偏颇?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为博闻强识、洞察深邃的木心老师所折服。对于一个在学问上需要仰视的人,我们至少要达到一定的学识高度,才能去评判其观点。之所以敢说到了某一程度后去评判,也是受了梁文道先生在书序中的一点提示“想来他们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了。要不,便是自我太大。遇到高人,遂开始在乎起自己如何表现,如何水平,深怕人家瞧不上自己。”有些话是能够影响人的观念的,梁先生这句多么不留情面而又一针见血。
这套书惜墨如金,1102页的内容承载了木心老师对世界文学的评议,整本书背后藏着一座书房,站在书房中,愈发看清了自己的浅薄和浮躁。整书以时间为轴,涵盖东西方文学经典,以希腊神话开篇,转诗经楚辞而至唐诗宋词,再由莎士比亚引出欧洲文学,甚至还包括未来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这些我以前相对模糊的概念,囊括范围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广度。读起来有时候会起急,尤其当一本我没读过的好书被推介到眼前的时候,那感觉,就好像别人在讨论哪个师傅的东坡肉更美味,而我却从未尝过这道菜,抓耳挠腮的干着急。故而这套书被我读的很慢,有时候需放下书,去图书馆借阅书中提及的名篇佳作来让自己“解馋”。这样磕磕巴巴的读下来,从我的记录上看,一套书读了3个月(3月1日-6月4日),相对的,“少有人”那本,一个周末便可以顺下来。有些书,抓住几方面观点就掌握了全书要旨,而这套“回忆录”,用料十足,几乎句句是重点,因为句句都是地道的点评:或是一本书的精华,或是一位大作家的文风特点,或是人生感悟。
巧的很,正逢读完希腊文学时,部门安排了中戏教授来帮我们讲解“希腊戏剧文学”,有了木心老师的解读做基础,再去听课,仿佛比别人多了一层了解,也由此,我这原本只装着中国文学的脑袋里有了西方文学的一方田地。三节课下来,久别课堂的我忽然对“授课”有了全新的认识视角,“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到了高层级的学习,老师的作用,是告诉你哪里有窗户、怎么打开、打开时候注意什么。你走过去、打开,然后你去看一看景色、嗅一嗅气味,看上鲜花了,去琢磨怎么栽种;爱上蝴蝶了,去想办法把它吸引来,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自己去找“工具”解决,也就是去汲取更多、更深的知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一切的前提,是老师点给你那扇窗,帮你打开了一个世界。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文学回忆录》便是打开了千百扇门,我们可以由着性子修行。
合上书,感受到了自己狭隘的文学观和局促的文学知识,也窥视到了文学海洋的浩瀚与精深。计划今年阅读重点放在国外文学,丰富视角。“让阅读使我们的灵魂更丰富,让丰富的灵魂引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