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天我们医院接诊不到18岁的高度疑似肺癌患者后,今天凌晨,急诊又收治了一位年仅23岁,刚刚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中风患者。由于对细节尚不了解,故没有太多情可煽,只是想从中风这病本身聊聊。顺便提醒大家一句,中风不挑年龄,千万别以为自己年轻就没事了!
中风的学名叫脑卒中,是大脑血管病变类疾病的统称。通常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会渐渐变得狭窄和脆硬,罹患包括中风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与日俱增。可近年来,中风的发病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这主要和生活习惯、生存压力有关。吸烟喝酒、大鱼大肉、缺乏运动、过度劳累、大喜大悲,这些中风的危险因素,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按照一位与我神交已久(吹牛的,其实只是互相发过几封电子邮件)的神经病理学家Dr. Vladimir Hachinski的话说:“只要你开始自己独立吃饭,你就有可能罹患脑中风。”
脑中风不是突如其来的,是有征兆的。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他一定是仁慈的,因为他给了你自救的时间和机会。以下就是中风的典型征兆:
1.面瘫,或是身体的一侧(主要是四肢)突然出现麻木或无力感。
2.突然说不出囫囵话,词不达意,嘴巴跟不上脑子。
3.突然视物模糊,可以是阵发性,也可以是持续性。
4.突然出现的头晕(时间持续较长,且与体位变化无关,区别于体位性低血压)、行动困难、身体失去平衡性和协调性。
5.突然的剧烈头痛(常伴有行动困难,难以感知疼痛具体位置,与单纯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的那种阵发性触电般刺痛有明显区别)。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缺血性脑中风(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多在发病一周前就有前趋症状出现,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民间俗称“小中风”。发病时,就会出现以上症状,但多在十几分钟或个把小时内自行缓解。因为发作时间短,很多患者会忽视身体发出的最后警告,最终造成难以逆转的苦痛。
医生会告诉你,出现TIA时,要在几小时内及时就医,评估其危险程度,同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干预得越早,发生中风的几率就越低。即使不幸发病,后遗症也越小。但你我都心知肚明,这在实际操作中殊为不易。有个头晕头痛就跑医院,日子还怎么过?因此,当中的度,还是需要每个人自己把握。
我在这里斗胆给个建议。如果你的生活习惯不是太好,或者近期比较疲劳,在出现“三不”症状时,即说不清话、走不动道、看不清东西,千万别犹豫,立刻打车或让人送去医院。如果没有,只是觉得身体有些不得劲,那可以先观察。
在最后,我觉得有必要再强调一遍。中风不挑年龄,每个人的大脑里,都要有这方面的危机意识。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一辈子,让医院倒闭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