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上尽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20:26 被阅读0次

【南朝·齐】张融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山水进入六朝,成为了士人的审美对象。

而且,很快地,诗人们就把山水景物由纯客观的描写对象发展为借山水景物抒发情感。

山水景物成为了意象,逐渐被诗人们运用起来。

白云,清风,青松,明月,是这个时期一些诗人们喜欢运用的意象。

在这些意象中,寄托着诗人清贵、闲雅、超脱的人生向往。

而由这些意象组成的清寂幽冷又空阔明澈的自然环境,独立于汲汲富贵的红尘之外,往往是志向高洁、操守清白的隐士的居所。

小诗就写了山中隐士送别朋友的情景。

朋友的依依惜别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来表现的。

而时间的流逝又是通过景物变化表达出来的。

白云在山上消尽,已经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了。

山风也已经止歇,也许应该快近黄昏时分了吧,山风初定,山林很安静很安静。

高大挺拔的松树稳稳地站在山岩上。

松下的朋友还没有分开,他们话别,反复地表述心志,反复地互相叮嘱,从白天到现在。

白云和清风都不在陪伴,各自回家了。

他们还舍不得分别。

重聚也许不再很容易吧。

然而分别终会到来。

朋友下山了,离去了。

孤独的隐者徘徊孤台,满心的惆怅与悲哀。

那是怎样的心绪不宁,心潮起伏呢?

若非身临其境,若非感同身受,离人之悲是无法真的被第三个人理解和明白的。

寂寂的孤台,落寞的隐士,在思念与悲愁里,时间继续向前。

夜色不知何时落下的帷幕,忽然抬头,已是明月高悬。

也唯有明月高悬。

友人终究是离开了,隐士只剩下自己了。

月光皎洁明亮而清冷地照着孤寂的隐者。

景语即情语,隐者的离人之悲经过环境的渲染更加强烈,也更加形象,更加富于感染力了。

能让如此饱满的情感与如此宁静的环境融合得这般自然,诗人的功力很不寻常。

相关文章

  • 白云山上尽

    【南朝·齐】张融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山水进入六朝,成为了士人的审美对象。 而且,...

  • 山上的白云

    迫于磁场,山上的白云在翻滚 用一种仪式 与青山达成共识,让部分魂灵回归山野 木鱼里的夕阳,给白云涂上金纱 竖起一阵...

  • 山水名句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泉白居易《白云泉》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

  • 白云山上

    新手 从大学城校区搬到三元里校区后,离白云山很近很近,我一个爬山狂热份子,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约同学去爬白云山,第二个...

  • 【七绝】羊城三首

    陪母亲重游白云山 白云山上白云多,霞映前川绿满坡。 阅尽春潮花亦笑,笑言早识戆阿婆。 与张律师共品观音茶 七月羊城...

  • 白云已尽

    坐在车厢里 看见那座深山的白熊巨大 我们移动到哪儿它跳到哪儿 感觉空气很闷 于是我们点上檀香 放着古琴 一路上追溯...

  • 读诗两首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上有一处白云泉,白云闲适...

  • 白云山上,否极泰来

    白云山上白云阁,白云阁上白云飘。 白云一去无踪迹,化作梦里白云仙。

  • 白云山上行

    清晨向上行,旭日告天晴。 汗水全身落,青山十里征。 鲜花逢客笑,翠鸟隔林鸣。 白发未来际,应当多养生。

  • 诗歌分享154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云山上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ep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