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述所说过的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那么现在我就来总结一下这两个变法。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读史使人明智”,那么我们就通过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来让我们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咱们先来说一下,这两个变法有什么共同点。首先在政治方面,这两个变法都废除了贵族爵位世袭制度,强调有功劳和有能力者才能获得爵位。其次在文化方面,他们都统一了国家的文化。然后是军事方面,他们都认为用奖励的办法刺激士兵的战斗力。最后是在律法方面,他们都制定了国家专门的法律。由于他们的变法触碰到了那些贵族们的利益,所以在最后,吴起被楚国的贵族们害死。当然商鞅也是这样死的。他们两个的死都是因为贵族,也就是说,他们为什么会死?就是因为招惹了那些贵族们。
接下来,说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首先呢,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所发生的地点是不同的,吴起变法发生在楚国,而商鞅变法是发生在秦国。秦国的治国人才几乎全是从六国引进的,因为秦国是很难出治国人才的。秦国从山东诸侯引进人才自孝公始。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开始从山东诸侯国引进人才,秦孝公看着越打越穷的秦国,立志要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所以他向山东诸侯发布了历史上有名的“求贤令”。这便是秦国和楚国的不同之处。
然后就是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在执行度上是不同的,吴起变法虽然是破旧制、破除封建贵族,但是,吴起变法没有商鞅变法更彻底,就好比说在商鞅变法中是严禁买官的,而在吴起变法的制度之中,只是严禁了重要官位的买卖,一般官位还是可以进行私下买卖的。
最后便是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结果是不同的。吴起变法随着楚悼王的逝世,吴起被旧贵族杀害而终结,虽然对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实对国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也并没有使国家变得非常强大。然而,商鞅变法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商鞅变法中,因为秦孝公死了,于是商鞅就被车裂了,但是商鞅的变法并没有因为秦孝公和商鞅的死亡而改变,停止。而是继续使用商鞅的变法。
接下来再总结一下这两个变法的弊端。先来说说吴起变法吧。首先吴起改革的内容看,基本是在政治层面。也就是说,这和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实在有点遥远。人民关心的还是生活问题和温饱问题等等,吴起的变法没有改变与人民利益相关的问题,那自然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吴起改革缺少这方面内容,如果吴起没有死,那他还是只抓政治,不抓民生,国家也不会变强大。
接下来就再说一下商鞅变法的弊端。在战国时期是很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会带兵的人才,然后就是治国的人才。折合一下秦国的现状。当时秦国不缺会带兵的人才,但是他们缺会治国的人才,所以他们才会颁布出求贤令。而商鞅变法使这种人才的出现变得更难,这就得看他变法的内容了,在上面我也讲过,简单来说,在当时的秦国想要出名,只能靠打仗或者种田。所以能治国的人才肯定都是博览群书的人,但是商鞅的变法只给了秦国年轻人两条路走,要么当兵,要么种地,想要读书那是不可能的。
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吴起变法只抓的是政治,也可以说是只改的是政治。然而他却并没有考虑到与国力最为贴切的东西,那就是军事力和生产力。而这两个力没了人民,是不会有的。所以说国力是要看人民的。再来说一下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虽然被推行了许久,但是这对秦国却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就比如说秦国的国力很强大,但是国家一旦出现内乱,就会很难解决。也可以理解为秦国缺少治国的人才。以上就是这两个变法的弊端。
我在这里总结一下,如果想要避免这两种弊端,就必须要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变法的时候,一定要贴合这个国家的现状来变法。然而做到这一步却不够,还需要看未来的发展。
其实就好比在生活中,解决一件事情。也需要贴合实际来解决,如果太理想,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而如果太现实,未来将会比较困难。也可以说,凡事不要光看长远,也要看看自己脚下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