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4日,我的2024第237天,连续日更第160天。
从医院出来打车回家,车上说起村里诊所开的药不对症不管用,如医生说,吃不死人但也治不好病。
司机听着听着搭了句嘴:嗯,村里开药不管用。我们有个伴老妈身体不好大夫给开的药,让吃三片老人家吃一片,说要省着吃。
听的和说的都哭笑不得,也都第一次听说吃药这事还能省着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倡导节约,但在用药这件事上,“省着吃”却未必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药,作为治疗疾病、缓解痛苦的重要手段,其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和剂量要求。然而,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省着吃药。
或许是出于经济压力的考量。面对高昂的药价,一些患者为了节省开支,会自行减少用药的剂量或者频次。然而,这种做法却可能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反而可能会恶化,从而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和时间来治疗,最终得不偿失。
又或许是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忧。担心药物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于是选择少吃。但殊不知,药物的副作用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通常是可控的。而因省药导致病情延误,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往往更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盲目乐观。认为症状稍有缓解,就无需再按医嘱用药。但疾病的发展往往具有隐匿性和复杂性,表面的好转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康复。此时省着吃药,极易导致病情的反复。
药省着吃,看似是一种节俭的行为,实则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冒险。医生在开药时,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的。随意更改用药方案,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还可能让身体产生耐药性,使得后续的治疗更加困难。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果确实存在经济困难,可以与医生沟通,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或者寻求社会医疗救助。
总之,在用药这件事上,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珍惜健康,从科学用药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