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3.豆瓣8.8,余华的这本书,我有点不懂

93.豆瓣8.8,余华的这本书,我有点不懂

作者: 刘菇凉在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0:39 被阅读0次

最近天气我一直在阅读余华的作品,继《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之后,我又读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在几年前就有人给我推荐了,直到最近才开始阅读。

读这本书时,我迟迟找不到状态,读得很慢,但又很奇怪,没有达到读不下去想要弃书的程度,我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听书加读书,把它读完了。

读完后,回头一看,其实根本没有读懂,我整个过程只能感受到书中的“我”很孤独,得不到理解与陪伴,家人朋友都排斥,一路过来,偶尔遇到一两个好友,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我”,走向他们各自的旅途。

或许孤独正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每个人都在遇见和分手中周而复始。

其实身边人都是来来去去的,大多数人相遇后,只能陪你走很短的一段路,一路走,一路离开。

书中多次提及南门,这个“我”出生的地方,被领养后,没几年又回到的地方。

然而,在“我”压抑以及卑微的感情里,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南门在这里表达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又或者,这只是一个地方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是书中的环境描写,通过“我”的视线,向读者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田野风景,还有“我”夹缝求生的情景,还有被冤枉、被孤立时的描写。

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不同的色彩,描写得出神入化,我似乎感受到了“我”的处境之艰难与无助。

“我”在书中虽然过得不如意,在那些不如意里,又浮现一些淡淡的温情,“我”在家中属于祸害,家里发生什么事情,都能被指责由于自己的存在,哥哥孙光林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在“我”读高中后,却意外给自己写信。

好朋友苏宇死前,陪伴自己走过一段艰难的时光;国庆也曾陪伴过自己,最后在老师面前背叛了自己;还有祖父,养父,他们的形象或许不怎么高大,也在“我”的至暗时刻,给“我带来了一丝温暖。

仔细想想,“我”的遭遇,就是社会上多数人的遭遇,有着不怎么友好的原生家庭,有着不够友善的经历,被欺负、被孤立、被冤枉,各种各样的遭遇冲刺着我们的童年,尽管如此,我们总能在这些足够糟糕的经历里,突然有那么一个人,就像一束光,给我们黑暗的生活带来光芒。

最后,《在细雨中呼喊》里的句子分享给你: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

以上,共勉~~

相关文章

  • 读《许三观卖血记》

    这是我读过余华的第二本书,先前的那本是《活着》,通过这两本书,我觉得余华的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好读,...

  • 叛逆的余华,写出了人类不敢忍受的真实

    今天,我想就事论事单说这本书,不和余华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因为,这本书太不余华了,若不是封面上印着余华的名字,我都...

  • 强烈推荐这本书! !

    最近读完了余华的《第七天》,这本书是我继《活着》之后读的余华的第二本书。 余华的作品称不上妙笔生花,但是他用当代最...

  • 第10次每日总结/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7:30起床。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后,开始阅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这本书其实真的有点看不懂,看了一天还没怎么看得...

  • 我读余秀华的诗歌

    余秀华的诗歌流行出来的时候,我还不懂诗歌,更不懂余秀华的诗歌。只知道是一个写出惊世骇俗的诗的脑瘫女诗人。我跟大众一...

  • 《活着》的意义

    头条上,几次刷到写读余华作品《活着》的文章。 评论区里,很多网友说读不懂余华的《活着》。 读不懂就对了。 恭喜读不...

  • 现实一种

    每看余华先生的一本书都会给我不一样的震撼和惊喜。《现实一种》是我打开余华先生的第六本书,这本书让我对余华先生肃然起...

  • 我为什么选择《正面管教》这本书

    本书作者:简·尼尔森,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 豆瓣评分:8.8分 我选择本书的原因...

  • 2022-06-08

    《梦华录》爆火的背后——实力是立身之本 近日,古装剧《梦华录》霸榜热搜,其豆瓣开分更是一路涨到8.8分,网友们不仅...

  • 《TET教师效能训练》|沟通重塑关系

    豆瓣评分:8.8(46人参评)2018年第十三本书 01 ⚔ 师生关系:被忽视的链环 ?主要内容 相当于本书的引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3.豆瓣8.8,余华的这本书,我有点不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gp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