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教导要多读书,可是几乎没有被告知过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所以可能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坑呢?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以阅读量来衡量读书效果
过去我读过不少书,可是很多书再拿出来的时候,却发现几乎连书名都不记得了。有时候还安慰自己说,读过的东西都被内化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不采取一定的方法,几乎不会内化。
过去看书的速度也非常快,有时候一天就能看完一本书,有点完成任务似的,每读完一本都觉得很爽,似乎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觉得自己很勤奋,但其实是低水平地重复。也不是说这些读书经历完全没用,而是现在看来觉得很可惜,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收获却与付出一点不成比例。
二、 耗时费力做了很多笔记,基本上不看
有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喜欢做笔记,很多笔记是摘抄书里的内容,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
有的人甚至花了很多时间去做思维导图,看起来很高大上,整理的基本上都是作者是怎么搭建这本书的,其实这样做,跟阅读书的目录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另外,我们应试教育养成的习惯,整理完就完成任务了,很少再复习巩固读过的内容。
三、每本书都一字不落地从头读到尾
我以前也有这种习惯,喜欢把一本书从头到尾都读完,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否则心里会很难受,总觉得做事没有「有始有终」。后来才知道,原来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个「欲完成」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大部分书我们没有必要去一字不落地读完,关键是要吸收自己需要的知识点,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了,有时候只是单纯体会作者文笔的美感,的确也可以一字不落地慢慢读。
四、没有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书。
很多人会盲目地去阅读别人推荐的优秀书单,但是,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当读一本书没感觉,枯燥难懂,毫无兴致,就说明这本书不适合现在的我们来读。只有当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书籍内容比较匹配时,才是收获最多的。
简言之,这些坑都有一个共性,深度加工太少。
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一个关键词是「实践」,读书不是万能的,读书永远换不来实践,也没法替代实践。读到一本好书,至少找一个知识点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训练它,去内化它。实践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写作,日常交流,演讲,以教为学等等。
第二个关键词是「开放」,永远不要盲目相信一本书、一个人、一个观点。永远不排除自己可能出错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个关键词是「体系」,读书不是做题目,不要去追求作者是怎么想的,而是要有自己的看法,慢慢搭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作者视角转移到自己的视角,让知识为我所用。比如说学心理学,找一本心理学经典书籍,了解了解它的一些架构,形成一个初步认识,搭建一个初步知识框架,然后慢慢改进和丰富这个框架。
第四个关键词是「主动」,不要只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要主动思考,加入自己的加工,从自己的看法和假设出发,去主动探索,形成一套自洽的逻辑。
总之,从一本书中get到一个点的意思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慢慢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去主动探索,能从一本书中get到一个知识点,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实践它,去内化它,就已经很好了,有时候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