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比喻——同感是穿上病人的鞋子来观察与感受病人的体验,以及罗杰斯的理念——同感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咨询师的一致性。
岳晓东对同感有四条比喻:
(1)情感对焦:同感就如同旧式的135、120型号照相机一样,需要不断地对焦来调整画面的清晰度,否则同感就会给人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感觉。
(2)思维并轨:同感就如同火车轨道一样,如果咨询师不能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他们就像两条铁轨永远不能并到一块儿去,那是同感的最大失败。
(3)接话茬子:同感成功的表现是,来询者说出上半句话,咨询师能够准确说出下半句话。
(4)说贴心话:同感的最高境界是,来询者无论说什么,咨询师都能说出他的心里话,令对方备感温暖。
那在我的理解,同感就如同我们把自己放在来访者的这样的一个角色,从他的视野、从他的角度,跟他一起去经历他所经历的所有的事,然后从他的思维脉络、参考架构去感受他的感受,体会他的体会。
与他情感对焦、思维并轨,并且能够说出他没有说出来的话,没有表达出来的深层次的感受。
我们跟他如同是一个人,因为跟他一起经历、一起体会、一起感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喜、一起怒、一起哀、一起乐。
我们跟他又不是一个人,因为比他又多了一层观察力、感悟力、洞察力、思考力、领悟力。
然后把我们的这种感受给他表达出来,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体悟自己、分析自己、解放自己、重建自己。
我们就像一个回音板,当然这个板一定要修炼的纯净、光洁、有内涵、有心理学理论的累积,以及生活知识和经验的丰富沉淀。
那在这个时候呢,我们跟来访者是共舞的,同进共退。而且在这种迂回的、盘旋的舞步当中,来访者会有更多一层的感受、体会,澄清、领悟以及重构。
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用语言建构的,既然说之前的世界是我们自己建构的,那么新的世界也可以由自己重新来诠释、来塑造、来重新改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