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回来,秋问我:“今天,他们怎么给了这么多的小葱呢?”
我在“打包菜”菜位买菜,这还是第一次获得额外的小葱。秋说以前在这家买菜,他们几乎不给葱的,除非你向他们要。一次,秋买菜时,看见一位大爷向他们要葱,他也顺便要了点,由于秋买的菜比大爷少,秋获得的小葱也比大爷少。
这一次,我们买的菜也并不多,但是他们却给了一大把,抵得上那次额外要的小葱两倍多。
我突然想起,在买菜的时候,我拿了一小困菠菜,在称菜时我看到显示的价格是两块五,而前一天在隔壁家买同样多的菠菜只要一块八。我便对秋说:“这家的菠菜比隔壁家的菠菜贵。”称完菜后,男子拿了一大把小葱放在我们的袋子里。我们走后,他还热情地说:“再见!下次再来!”
我想他给小葱是作为自己的一个小小补偿吧,秋却说:“不仅仅,这是作为他们卖菜的一个小小的策略。每次给你点小优惠,下次你才会再来。你觉得他们的菜贵,自然就要给你小优惠,让你觉得在他们家买菜值得,即使买贵了也值得。”
作为营销员的他,给我这么讲着小葱哲学,听着似乎有那么些道理。
中饭后,几位女同事站在一块,她们在那里互相转发一条微信图片,然后相互点赞。
这是一家淘宝卖家做的活动,内容中的图片是小小布店主的微信个人资料,文字为小小布的店年庆活动:如果你有五位好友转发此条信息你就可以得到价值299的羊绒围巾一条,如果你有26个好友的赞你就可以获得价值199的真丝围巾一条,快来转发与点赞吧,优惠多多。
她们在转发与点赞的同时,讨论着这是不是真的。小张在那里乐呵呵的:“这个没意思。”
他之前做淘宝卖家,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转发与点赞,纯属卖家做的推广活动。当动态在各自的朋友圈里传开了,卖家的店点击率高了,人气便提高了。有了信誉,淘宝自然就好做了。
他所谓的赠送高价的围巾,或许只有几块钱的东西。当然卖家会要高一点的邮费,到时自然就把围巾的价格给挤出来了些。转发与点赞者没有亏,获得了围巾;卖家更没有亏,他赚取的是信用与客源,最终赚取的莫过于卖家了。
卖家的转发与点赞行为犹如卖菜者给额外的小葱罢了。超市里每次的活动也往往如此,例如,买泡面送泡面盒、买药膏送牙刷或者杯子等等。为了不吃亏,人们往往喜欢获得额外的小优惠,买东西的时候自然就会把那些商品往购物篮子里捡。
顾客买得越多,商家就赚得越多。商家往往就是抓住顾客喜好占小便宜的这种心理,通过给他们额外的小葱小优惠哲学,以此来到达自己的赢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