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建构论并不认为任何的知识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主动建构性
知识是建构的,而不是现实的“映象”“表征”或“表象”。
认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强调人是能动的主体。
社会建构论强调多元差异的框架及每个人的独特性,看重拥有知识的每个人自身的整体与彼此间的合作。
社会建构论相当看重当事人的主观认定的现实,不会质疑其是否正确或合理逻辑,也特别呼吁没有所谓的如何过好生活的正确或唯一的方式,也没有哪一个人所理解知识的方式,要比另一个人更为优秀。
2.社会建构论认为描述与了解“世界为何”的语言与观点,具有基于个人历史与文化脉络的独特性与关联性。——语言观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语言并非是具有确定意义的透明的媒介,也并非是表达思维内容的中性工具,相反,语言规定了思维的方式,为思维提供了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关注话语的作用。如果说语言以一定的方式和结构影响了我们对自我的认识,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语言是怎样结构化的,即语言是以怎样的方式组织起来影响人们的认识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心理学将“不再尝试探索支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规律,而是转向研究我们用心建构世界和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实践。”
3.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来自孤立的心及个人化的经验,知识与语言并不是固定不变或普遍存在的,也不存在着语言表达者背后深层的结构。——社会互动性
建构是社会的建构,而不是个体的建构。社会建构主义接受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
人类的知识是被建构而来,非既存而被发现的;而且知识是需要依赖脉络而存在的,知识与意义是人们解释历程的一些方向,是基于交谈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基础是由他们共同完成并一起协商而得的。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所谓人的内在本质,实际上是特定历史时代的认识论建构,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被历史和文化具体的规定着。人并不存在一个超时间、超文化、超历史的内在本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态度,信念,认知,情感等心理现象的原因并不在个体心理的内部,而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
4.所谓知识与社会互动是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共同建构的。换言之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创造了意义,众人所认为的事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互动的产物,且人类生活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故事化生活。——情境性
在沟通互动时,要去理解整个沟通脉络与历程,而非只是着眼于单一事件与讯息,改变一个人更重要的不仅仅是处理内在议题,而是可以通过改变沟通互动以及外在系统来达成。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四观
建构主义是我国新课改三大理论基础之一,另外还有:人本主义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体现在四个观:
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是动态的,可以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时候,知识并不能一劳永逸地使用,需要更新和创造。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过程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倡“情境式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经验不容忽视,已有经验值得尊重。但学生之间的经验又是不同的,具有一定差异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身上的发展潜能,重视他们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同时不应该对所有孩子一样的要求,因为学生们具有差异性,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
4、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具有三种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1)主动建构性。
学生学习不是直接从老师手上接过知识,而是在老师引导下去概括、综合、重组和转换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2)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小伙伴直接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
因为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性,交流合作学习可以丰富知识和增加经验。
作为共同学习的共同群体,社会互动的合作讨论、交流共享的学习,非常重要。
(3)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从情境性的、可以具体感知的活动中获取的,而不是干瘪的符号或词语。
实践出真知,情境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创造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启示:
1、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和合作者
3、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做好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
4、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