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个字感受古代诗人的文艺,残雪映照下:又得书窗一夜明

7个字感受古代诗人的文艺,残雪映照下:又得书窗一夜明

作者: 读书灯下 | 来源:发表于2023-11-23 08:16 被阅读0次

冬日里,最令人欢喜的便是一场雪的降临了。白雪纯净,纯粹,令大地万物披上银装,虽然冰寒,但它的到来却总奇异地能让人感到愉悦。

古往今来,诗人词人们都不吝笔墨在书写着这一场场白雪的降临,诗意的雪天中,有白居易“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有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惊艳;有韩愈“白雪不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灵动;有李商隐“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的禅意……

从一场雪即将要来到时,到或疏或密的雪花正在飞舞之时,再到雪已静悄悄地铺满整片天地时,都有人书写。而唐朝诗人戎昱也写了一首雪诗,读过的人并不多,却将雪后天晴的残雪写得清新动人,惊艳无比,令人心驰神往。

《韩舍人书窗残雪》

唐·戎昱[róng yù]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诗前两句写远景:日暮时分天气晴朗起来,风将寒云一卷而空,眼前的天地山水一片寥廓高远。江上的烟雾也被风吹拂而尽,柔软的柳枝卸去雪的重压,随意在风中轻盈地摆动。

诗的前半部分虽有雪,但因着傍晚天晴,雪已经消融了一部分,使得云雾散尽,万物变得轻灵,仅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片清朗之境。

后二句扣题目“书窗残雪”,同样写得清明。诗人视线从远转而及近,见到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无人打扫,仍然遗留在此,如此,映着书窗又可得一夜窗明。雪融化后天地一片空明固然令人感到轻松愉悦,但书窗前遗留的这一点残雪也让诗人觉得欢喜。

最后一句构建出澄净空明的意境,也让人想到晋代那个借着雪光来读书的孙康。这句用典可谓用得出神入化,了无痕迹,只不过昔日孙康映雪看书是因为家贫,诗人这想象中的映雪读书大概既因着诗人的文艺情结,也暗含着对韩舍人苦读的感慨吧。

远山上的雪,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永恒;近处屋檐下的雪,则是“又得书窗一夜明”的短暂。

无论遥远,或是临近,映在诗人窗中的这一抹雪色,都让人感到诗意盈盈。

今年冬天,可有机会对着一窗雪明,点亮一盏灯火,读一本想读的书?

相关文章

  • 【每日读诗】49《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

    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 唐·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祎文诗话...

  • 书窗残雪

    这是整理书籍时随手翻开一本书看的一句话。 从今天开始,好好写博客。

  • 风卷寒云暮雪晴

    霁雪 唐代 戎昱 草书 风卷寒云暮雪晴, 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 又得书窗一夜明。 这...

  • 书窗一夜因何明

    霁 雪 戎昱(唐代)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

  • 【菊言菊语】秋气堪悲未必然

    雏菊班的孩子们跟着“晨诵”,又得书窗一夜明,来到了五彩斑斓的秋天,“秋”是什么?杨万里说,秋是“绿池落尽红蕖...

  • 相见欢

    霁雪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雪望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

  • 残雪映红

    去岁年末心寂寂,城市森林漫步独。 塘冰层断似欲消,岸边垂柳自在舞。 忽见阴处犹残雪,未名红艳映枝头。 知非梅花暗香...

  • 十五的月亮你看了吗?

    心目中的他 正是中秋佳节,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光撒窗,想起古代诗人,被贬的遭遇和感受。 苏轼是...

  • 【煜诚随笔】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如果遇到了花开,就陪它坐一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常常记住了世事艰难,却忘了如何寻找快乐。快乐是一种修行,你可...

  • 烛火

    看着这灯影,随着微风晃动 照亮咫尺夜明,更映此刻寂静 夜月微冷,凛冽寒意透过薄窗 更近孤灯,似可驱逐这缕寒意 你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个字感受古代诗人的文艺,残雪映照下:又得书窗一夜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kd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