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衣谷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和艺术理论家乔纳森•克拉里最近带来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赤子之作《焦土故事》,这是一本属于信息经济的研究书籍。我们知道焦土的意思是指烈火烧焦的土地。指建筑物、庄稼等毁于炮火之后的景象。这就是说一个由昌盛转衰败,并且无法复原的现象。作者之所以这样命书名,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为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把脉,为及时抢救做出莫大的努力和贡献。
此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以社会时评小册子的风格而成,意图通过艺术家的敏锐为全球资本主义把脉,也通过哲学家的批判思想去为这个社会做出对“线上”的东西进行批判,从而让人回归线下生活,不要依赖互联网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理性地与互联网共存的和谐社会。为了追求和谐社会,这书也是侧重说明不和谐的东西,以起到引以为鉴之作用。
其中在第一部分就是说到关于作者调查“互联网复合体”这个现象对人的造成的影响。而作者也一阵见血地警世说:掌控互联网复合体的是跨国公司、情报机构、犯罪集团和反社会的亿万富翁,而对大众造成的是影响是上瘾、孤独、妄想、残忍、精神错乱。负债累累、挥霍浪费、记忆衰退和社会解体的一系列问题。如当代社会出现的网瘾,一心想爆红的网红,还有直播打赏被骗,网络赌博游戏等等都是线上带来的危害,就笔者而言,自从用线上办公之后,都是让自己记忆衰退了不少,有时候用惯电脑,手写起字来都是不知道那个字怎么写了。有点贻笑大方。
当然作者也在这第一部分客观说到了互联网有着即时的互通互联。而让笔者十分感兴趣的饿死,在说到互联网之前,作者还对“古技术时代”做了详细的介绍。“古技术时代”是芒福提出,是在互联网发展之前的产物,是始于欧洲的1750年,而在北美始于1850年。芒福认为“古技术时代”是一种在地球上采矿、钻探、倾倒废物等行为。这种系列行为是一种战争状态,是西方世界的意识和政治,作者就列举了美军在越南和柬埔寨的机械化屠杀就是一个观点的很好的证明。
之后就是谈到了数字时代了,作者就补充了雅克德里达1993年出版的《马克思的幽灵》新自由主义(失业、债务、武器走私、种族战争、国家垄断联盟等)之外的生态灾难和资本主义在大规模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中发挥的作用。由此作者引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我们正在经历资本主义最后的阶段——焦土阶段。这说到当代互联网时代的焦土阶段,作者就列举了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人阿塞维多的《大地与阴影》中就揭露了资本主义暴力行径带来的残酷现实。这部电影支撑作者的观念是突出了那些受伤的个体,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能力被窃取了。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焦土现象。
这种精神层面的焦土现象,作者在这部分的之后也引用了哲学家韦伊的文章提到,背井离乡的精神危机,是世界大战和货币经济影响下的具有破坏性的恶果之一。当然这里的背井离乡也是一种被剥夺了真正地、积极地。自然地参与社区生活的权利。因为作者认为希望把一切事物都数字化,沉浸在在一种幻觉之中,无疑是继续制造全球灾难的,注定要继续焦土资本主义的末日白版。由此,笔者是非常认可的。这里侧重人类线下社交的重要性和人类线下互动的真情和温馨性。
来到第二部分就是说到了资本主义的技术创新技术有哪些,如这里就是说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5G网络、基因组学、IoT(物联网)等,但这些技术的革新没有合理利用,便加速了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这里一开始作者就列举了赫顿的“渐进主义”去说明了气候变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无疑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巨大危机。另外作者也批判了20世纪中期技术派未来主义这的乐观说法,而引申出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忧:减配导致喷气式客机坠毁,供水系统被污染,电网故障、石化厂爆炸,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核反应堆等。这就是作者说的一个正在垮掉的工业资本主义世界。
另外在这章节,我们通过巴拉德的《水晶世界》就探索了一些关于技术瘾的病理。这无疑是作者批判那些过分追求技术的病态现象的有力证据。另外作者也列举了波德莱尔《恶之花》去批判了资本积累会产生太多的垃圾和破坏。作者也列举了博纳尔《马市》的画作去说明了现在遭受破坏的城市要想拥有未来,取决于人类与其他物种,与非人类生命的合作,这是我们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自然也是一条提供避免资本主义焦土故事的发生的药方子。此外,作者也列举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去说明了一个残酷无情、竞争激烈的现实。如斯等等都是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病症,这一部分作者说到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力不仅仅是被技术所增强,而是被技术所取代”的观点,同时,作者也说明资本主义人心的各种病态也是导致焦土故事的发生的。
最后第三部分就是说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种公共领域和亲密领域的萎缩现象。这里作者一开始就说到了焦土故事的灾难根源所在是:友谊、爱、归属感、同情心、自由舒展的欲望、相互分担疑虑和痛苦,都是与互联网不相容的。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者以面部识别技术的普及,去说明了一种担忧,那就是:“我们喜欢面对面接触 ,喜欢通过面对面接触达到目的,然后这种倾向在许多层面都遭到打压”这就是说明了互联网给社交到的不好的一面的影响。这种担忧还体现在他说“我们逐渐失去在时光沉淀的尺度上去凝结一张面孔、聆听一个声音的能力,我们逐渐失去了在一生的经历中把握那些迹象和声响的能力”则就说明了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文化沙漠的出现。因为“空洞的情感和表达便充斥到大量的场合当中。”,因为我们不得不要重视要克制利用互联网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批判了一种人工色素的的生产,因为人类为了追求不自然的色彩世界,而兴起了很多化工生原料的企业,但这些行业都是对全世界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的。这无疑又是一个焦土事例。
作者告诉我们:在当下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当所有人都惊叹于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却很少有人思考过它如何被发明出来,受到何种控制,以及对人类的真正影响。没关系,这些都在这本书非常详细说到了。跟随作者的思路,我们可以分析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病理,也戳穿了人类因科技而快乐的假象。那么如何做到理性地与互联网共存?解决方法是:一个可持续和可生存的未来,必须拒绝跨国资本主义的全面控制,和人类对“线上”模拟的日益沉迷。回归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