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代文化也在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的长安是一个标准的国际化大都市。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的外国人非常多,热闹的街道上到处可见。来自突厥、波斯、大食、粟特、天竺等地的人跟我们还长得比较接近,服装上会有比较大差异的是日本、吐蕃、新罗等地的人,还有非洲人。广州最多的时候有多达二十万的外国人,在扬州也有成千上万外国商人。他们除了从事贸易,也有一部分协助地方管理。官方为了那些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还专门设置了“萨宝”职位,让他们可以自我管理。
当时的陆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经常可以在长安和洛阳这样的城市看到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骆驼成群结队。人们把外国人叫做胡人,他们也带来了一些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著名的唐三彩中就有泼寒胡戏的胡人。泼寒有点类似于泼水节,不过是在冬季12月举行。他们会骑上马露出上身成群结队的互相泼水,祈福来年的平安健康。泼寒胡戏也成为了宫廷内的保留节目。在唐中宗时期特别盛行,还编出了著名的“泼王舞”。
在长安有非常多的胡商,他们极有钱。武则天在洛阳定鼎门建造天枢的时候,胡商捐了百万亿,当时的一亿指的是十万,算下来也是一笔天文数字。官家没钱的时候也经常会向富商或者胡商借钱。这些胡商大部分定居在长安或者其它大城市,比如广州,扬州,洛阳等,人们也叫他们蕃客。长安的西市本来就是为胡商准备的,这里开有波斯的专门店,提供食宿,还有一些商人寄存或出售的货物,这样的店在金钱和货物周转上都很有优势,收入颇丰。
胡商不仅带来了商业的繁荣,还有异域文化。关于他们做生意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在《集异记》记载了一个病重的波斯老人思乡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精心照料他。行至半路老人觉得已经支撑不住。就把身上价值不菲的宝珠托付给了年轻人。这件宝贝是他们失传多年的国宝。老人为了守护它把宝贝藏在了大腿中。临终之际他将宝珠送给了年轻人,但是这个人没有接受,他为老人料理了后事并将宝珠一并埋葬。直到后来遇到了另一个年轻波斯人,正是老者的儿子。他便告知原位物归原主。
这样的故事在其他地方也有记载,情节非常类似,只是时间地点人物稍有不同。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胡人非常讲究诚信守诺,也很看重宝物。而且在唐人的观念中胡人手里都有一些神秘的宝物。有许多关于胡商的故事里都会出现奇珍异宝,这些传说也让与胡人生意相关的一些物品变得稀奇。比如玻璃,金银器,乐器,香药等。唐人会非常乐意去胡商手中购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