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方孝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如果把上下两段话连在一起: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知止而后能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敬畏,一生便很难有所成。即便在人生前二十五六年上学考学时,貌似取得众人眼中的好成绩,真正步入社会,离开学校家长的包容和不计较,恐怕也免不了常常感到怀才不遇,潦草终其一生。从另一个角度说:读圣贤书,做明白人。如果泡在一个环境里读了很多书,不能成为一个明白人,是不是等于白读书,假读书,或者读了假书?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知止之时便是公德心和道德心落地之时。现在社会有些孩子缺少敬畏心的培养,把肆无忌惮的逾越制度规则当做个性的张杨。家长把孩子惯成白眼狼,不感恩,对父母长辈出言不逊,甚至违法犯罪,孩子从小没有规则感和敬畏心,家长管不了,老师无语,搞得无法挽回时,白白悔恨。
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都大,这句话貌似难听,仔细琢磨,真实不虚。说人是分层次的,这句也真实不虚。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