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迈入四十岁之际,在我还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时,“沉到生活这条河流底部”的念头却突袭了我。
“沉到生活这条河流底部”念头隐约突袭我的时候在今年年初。这个时候相较聚会,我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读书。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候多了,在书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与自己心境契合的文字,便可以减少对现实世界中一些无效交流的需求,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抑或是别人眼中的单调。我却在这种单调中,学着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的角度,静观自己和他人,静观人生百态,体会着叔本华的“人生苦恼起于演,人生解脱在看”。
“沉到生活这条河流底部”念头清晰袭击我的时候是在医院陪护父亲的最后一个星期。那时候,从早上七点到医院,晚上七点或八点离开医院。在医院的时候,除了照顾父亲吃饭、喝水、喝药、输液和陪他聊天,就是读书。在这期间,我感受父亲身体的痛苦,以及他内心交织的希望、绝望和无可奈何,带着这些感受读着蒙田的一些文字:“我们的病锁住了我们的心,心又无法摆脱自己;我们到哪里都带着我们的锁链;这不是完全的自由,我们还是转过头去看留在后面的东西,总是牵肚挂肠……”此时,透过病房的窗户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却无法阻挡与至亲的离别,只能静静地看着死亡一步一步走来。在这种无能为力的悲伤下,纸上得来的庄子的“以理化情”是那么近,又那么理想化。
好好感受并践行“沉到生活这条河流底部”的时候是来到迪拜的这几个星期。在这个炎热的沙漠之都,好几天不出门,每天的生活就是做一些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出门不方便,没有认识的人,反而省下更多的时间静下心读书,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看看梭罗在瓦尔登湖边与大自然和自己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聆听蒙田在他的随笔集里各位先哲直击心灵的话语,走进蒙曼解读的唐诗世界,又跟随宗白华和朱光潜散步在美学中。这些截然不同的世界透过美妙的文字,跨越时空呈现在我面前。
“沉到生活这条河流底部”,梳理内心,使其保持井然有序。以静水流深之心与这个世界相处,与自己相处,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还能去喜欢一首小诗:
谁能沉冥到,
那无边际的“深”,
将热爱着,
最生动的“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