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呵护与诗意的行走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第一次知道肖川教授是关于他提出的“生命教育”。他说,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状态。其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这些关于生命教育的解读与关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
正是因为教育所拥有的人文关怀,可以让我们这些教师们诗意的行走在三尺讲台,便也拥有了一份对生命的关注与呵护。
当学校开展荐书活动时,我首先想到了肖川,想到了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记得局长在给我们解读2015年工作要点时曾提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让我再次想到了这本书。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读一读它,或许能从中汲取力量,重新找回自己关于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也许书中诗性化的语言与教育情怀,可以让我们珍惜教育的美好。
正如书中所写到的,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这个寒假,我长时间地沉浸在文字中,品味着书中的每一句话,读着作者关于生命教育的情怀,感受着他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聆听他反复吟唱生命的礼赞,体验着完整的爱的教育,成为一个幸福的读者。
“爱是一种能力。”“文字是生命的酒”。“语言是思想的博物馆。”“以古典的心情,以从容的气度,打磨经典。”……这些富有散文韵致的描述,让我理解了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将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边的学生。简单地说,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当孩子从身边教师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这才是教育的温度。
《教育理想与信念》一书,用这样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教育生活就是诗意的行走。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们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们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们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这样鲜活、灵动的文字,这样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叙述,让我在感受作者情怀、情趣、心境的同时,深刻着思想,净化着灵魂,完成着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作者在后记中这样写着: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度,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唤起我们对永恒和伟大的渴望。
阅读这本书的经历告诉我,是这样的。
2015.2.25
从电脑里查找文件是,发现了这篇旧文。放在简书,以免丢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