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西厢记》——崔母人物分析

《西厢记》——崔母人物分析

作者: 弋浔ing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00:59 被阅读0次

    《西厢记》是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其深刻思想性和语言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文人和读者们的推崇,而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也家喻户晓。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其中的过程确是一波三折,而崔莺莺的母亲崔氏便是他们爱情路上的绊脚石,也可以说是考验石,读完这部作品,我们也能稍稍分析崔母的人物形象特点——严母与慈母的结合。

崔母的“严”,来自于封建礼教对人的培养以及对女儿崔莺莺的爱。首先体现在她治家有方。崔相国因病去世,留下她与独女,她承担着一家之主的担子,要打理府中上下事务,压力是肯定有的,但是她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此处结论我们从旁人口中也能窥探一二,如崔莺莺的丫鬟红娘曾言道“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其次,她的“严”体现在对待女儿的婚事上,崔母出生在封建礼教社会,还是名贵之家,所以其接受的封建正统思想教育,门第观念较深,因此在女儿的婚事上,她早已为她安排好名门望族,尚书之子郑恒,而且还是崔母的侄子,在古代人看来,确实是一庄门当户对的婚事,符合当时的礼法观念。所以尽管当时在普救寺情急之下应允了张生和崔莺莺的婚事,也在事后变了卦。虽然崔母的背信弃义为人所诟病,但是却也符合当时的法律规定,因为在古代严厉禁止悔婚易嫁,而且后果严重。在者,悔婚也会有辱家族声望。出于种种考虑,崔母不得不严,这也成为了张生和崔莺莺爱情路上的绊脚石。

崔母的“慈”也同样着重体现在她对女儿的婚事上。从最后美满结局我们也能得知,崔母最后是同意了这桩婚事。为什么说崔母也是他们之间的考验石呢?因为正是崔母的阻挠行为,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对方对自己的情意,坚定了他们要在一起的决心。崔母是本着不想女儿吃苦受累的想法,为女儿寻一门好亲事,而不是简单的嫌贫爱富。当初崔莺莺和张生偷偷约会的事情败露后,尽管很生气,但是在红娘说了一番至情至理的话后,还是同意的他们的婚事。张生后来中了进士,按理说他已经考取功名,将来也能有一番大作为,符合了崔母的嫁女条件。但听了郑恒说张生已娶妻之后,二话不说便决定不将女儿许给张生。从这我们也能看出,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女儿,不忍女儿受委屈,这便体现了崔母也有“慈”的一面。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从某一方面下定结论。崔母虽然是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阻挠着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但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她也是用心良苦的,在经过一系列考验之后,确定了张生的品行,看到她是一个值得托付之人后,最终也是促成了这段美好姻缘。综上所述,我们也能看出,崔母是严母和慈母的结合体。

   

相关文章

  • 《西厢记》——崔母人物分析

    《西厢记》是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其深刻思想性和语言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文人和读者们的推崇,而张生和崔莺莺的爱...

  • 西厢记:张崔爱情与宝黛爱情对比

    西厢记和红楼梦都含有反封建的色彩,红楼梦里也经常有西厢记的引用的化用,如宝黛共读西厢,贾母毒评崔莺莺,但是从两本书...

  • "红娘"怎么都成了骗子?

    说到“红娘”,只要是中国人肯定不陌生,这个人物来源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主角崔莺莺的贴身丫鬟,她为了崔莺莺和...

  • 国学经典系列之四大名剧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

  • 谈崔莺莺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人物是《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崔莺莺是一个大家闺秀,出身高贵,温柔端庄,多才多艺,聪明智慧,...

  • 手绘.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

  • 《西厢记》介绍以及昆区特色研究

    西厢记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普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北调之祖”、“北词之首”、“...

  • 且看《崔氏春秋》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写的杂剧,叙写了书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人物鲜明、情节引人,唱词优美。明清以来...

  • 元稹与崔莺莺

    “崔莺莺”是元稹所写小说《莺莺传》里的人物。《莺莺传》影响很大,后代不断有人以此改编,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写的《西厢记...

  • 西厢记—钟情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崔母人物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ub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