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难言》用典解说之“范睢折胁于魏”

《难言》用典解说之“范睢折胁于魏”

作者: 逸川 | 来源:发表于2022-09-10 09:21 被阅读0次

    “孙子膑脚”与“商鞅奔秦”这两个典故发生的时间很相近,大约都在公元前360年前后,而第26个典故“范睢折胁于魏”则要比他们晚了将近一个世纪,其发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75年前后。

    这里的“范睢”,在有些版本中也记作“范雎”,出身于魏国一个贫寒家庭。早年应该是学过一些纵横之术,也曾打算以此周游列国混口饭吃,但都没有取得过什么成绩。到后来,因为囊中实在羞涩,只得返回魏国谋职;又因为无法筹集活动资金做不了大官,所以只得暂时屈身在大夫须贾的门下。

    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也跟着去了。但让人意外的是,须贾办事没办出个结果,反而是范雎因为口才出众得到齐襄王的赏识,齐襄王还专门派人给他送去了不少礼物。须贾知道后感到很没面子,于是就认为范雎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了齐国,否则的话,齐襄王凭什么对你这么一个门客如此另眼相看?

    一开始,须贾也只是生气,就让范雎把黄金退了回去,并没有想着要怎么处置他。但回到魏国之后,情况就又不一样了,须贾没有完成使命,汇报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受到责骂。这个时候不管是出于嫉妒也好,出于恼羞成怒也罢,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推卸责任,反正最后他是把范雎推了出来。

    当时魏国的相邦是一名公室子弟,名叫魏齐。听了须贾的狡辩,魏齐信以为真,于是就命人将范雎带上来,用木板、荆条狠狠地抽打了半天,直到把范雎打得牙都掉了,人都已经不省人事了还不够解气。事后还把范雎用草席子一卷,扔到厕所里,让宴饮的宾客轮番往他身上撒尿,以警示其他的门客不要胡乱说话。

    等到宾客散尽,范睢好言好语请求看守放自己一马,那个看守也是个软心肠的,于是就以丢掉尸体为由去向魏齐请求。当时魏齐喝得酩酊大醉,也没多想就同意了,而等他反应过来再派人去搜寻的时候,人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范雎这一次逃出生天,发誓要报仇雪恨。他先是在魏人郑安平的帮助隐藏起来,改名换姓以张禄的身份四处寻找机会。随后,又故意接近秦国使者王稽,借由王稽的身份逃到秦国、面见秦昭襄王,一步步取得对方的信任。这才有了之后其帮助秦昭襄王去除“四贵”,以相邦身份实行“远交近攻”之策等一系列宏伟的筹划,以及对须贾、魏齐等人的复仇故事。

    从西门豹的“不斗而死”、吴起“泣于岸门”,到商鞅奔秦、孙子膑脚,再到范雎的“折胁于魏”,魏国内部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大量的人才流落敌国,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期人才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而这些人才到了敌国之后,往往能凭借卓越的学识建功立业,反过来侵削魏国的利益,这其中的滋味实在是一言难尽。

    这样的结果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的确是一个很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言》用典解说之“范睢折胁于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wq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