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个典故“孙子膑脚于魏”,讲的就是魏惠王在位后期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孙子”指的就是孙膑(字伯灵,孙武后人),他的故事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据《孙子吴起列传》,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而庞涓则身世不明。这两个人原本是同门师兄弟,曾在一起学习过兵法。后来庞涓率先出仕,凭借着在师门学到的手艺步步高升,被魏惠王授予了将军的实权,而孙膑则并未谋得一官半职。
按理来说,身居一国显要之职,手中掌握雄兵数十万,庞涓本该心满意足才是。但每每想到才能比自己更高的孙膑,心里就像是有一根刺,让他寝食难安。
他实在是担心,拥有着更加系统完备知识体系的孙膑一旦闪亮出仕,其成就很可能会超越自己,甚至还会将自己今日的富贵打落到泥土之中。
当一个人常年被同一个梦魇折磨,人格就会变得偏执起来。为了解除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威胁,庞涓决定还是要先下手为强。他先是将孙膑骗到魏国,随后又费尽心机栽赃陷害,对孙膑施加了刖刑和黥刑,将其彻底变成了个废人。
然而让庞涓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因为他一时的心慈手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并会在将来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孙膑“身处地狱却仰望天堂”,如此折辱非但没有埋没他的才华,反而激起了他百折不挠的抗争决心。不久之后,有齐国使者出使大梁(开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与之会见,用尽满身才学打动对方,终于借由齐人的秘密运作逃脱了庞涓的魔掌。
来到齐国之后,孙膑很快就得到了大将田忌的赏识,并利用调换赛马出场顺序的方式,帮助田忌赢得了齐王的赌注,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
在田忌的隆重推介下,孙膑顺利地当上了军师。后来庞涓发兵攻打赵国,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援,齐威王甚至想让孙膑做援赵齐军的统帅,但被对方以“刑馀之人不可”为由推辞了。
这次的战争爆发于公元前354年,商鞅在秦国推行了第一阶段变法后,大概是想试一试变法的成效,于是就出兵攻打魏国,占领了元里、少梁两座城池。
但魏惠王似乎压根就没把这次的败仗当回事,转过头来就派庞涓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危急之下,赵国同时派出了两路使臣,分别前往楚国和齐国请求增援。
从求援结果来看,这两国的态度也着实耐人寻味,他们并没有救援赵国的意愿,唯一的念想是借此削弱魏国的实力。也正因为如此,楚宣王虽然很大方地派出大将景舍出兵援赵,但却出工不出力,只躲在一旁看热闹;齐威王的做法更绝,直接把援兵派到了魏国的老巢大梁,名曰“围魏救赵”,实则是趁火打劫。赵国人苦苦支撑了一年时间,发现这些盟友全都靠不住,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邯郸。
当然了,有孙膑这个军师在,齐国显然也不会无的放矢。他们一方面派人在强攻大梁城外的平陵(长垣)要塞的同时,绕过平陵在大梁郊外随意袭扰,另一方面鼓动宋卫等国去攻打襄陵(睢阳)。等到庞涓攻下邯郸急速回师救援平陵之时,孙膑正好在其必经的桂陵地带设下伏兵,利用有利地形对其造成了致命打击(公元前353年)。而当魏军战败的消息传出,原本作壁上观的楚、秦两国自然也要倾力出动,能占多少便宜算多少。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国遭遇此次惨败,尽管损失颇重,但到底是有些家底在的,因此还算不上是伤筋动骨。但到十三年后的马陵之战时,情况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出大军围攻韩国都城新郑,韩国同样派出使者到各国求援。在接到韩国求援请求之后,齐国也同样故技重施,任由韩国在魏国的强攻之下自生自灭,直接把援兵打到了魏国内部,以逼迫庞涓领兵回援。
不同的是,这一次孙膑是铁了心要除掉庞涓,因此他充分利用了三晋将士对齐国的轻视之心,设计出了一套“减灶计”,以引诱魏军放弃辎重迅速进入其预先设定的埋伏圈里。这一次庞涓果然又中了计,他带着轻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结果就在马陵道再次中了埋伏,最后不得不自刎而死。
通过桂陵、马陵两场战役,孙膑不仅实现了完美的复仇,还连带着将强横不可一世的魏国拉下了神坛,将赵、韩两国的精锐力量消耗殆尽。三晋综合实力的断崖式下跌,让饱受欺压的齐国从此扬眉吐气,中原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彻底的改观,而导演这两场历史大剧的孙膑更是被人捧上了神坛。
回过头来再看“孙子膑脚于魏”这件事,初看起来好像跟主题不怎么搭边,毕竟孙膑的苦难都是庞涓带来的,与当朝的君主好像没太大关系。
不过,假如我们非要强行联系,认为在庞涓的谗言蛊惑之下,魏惠王有眼不识金镶玉,导致孙膑非但不能受到重用,反而遭受非人的酷刑、才学也险些被埋没,倒是也可以说得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