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語錄集想法
爱情心理学——“男女对立”焊死了你通往亲密关系四扇门

爱情心理学——“男女对立”焊死了你通往亲密关系四扇门

作者: 卢安克 | 来源:发表于2020-01-01 20:24 被阅读0次

    1.男、女性之间真的有“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那么大的思维差异么?

    2.爱情心理学想要揭示的究竟是什么?

    3.男、女性差异的争论起源是地位不平等嘛?

    4.判断是否遇到了真爱,超越三观是衡量标准是什么?

    本文将按照问题,划分为四个板块,以爱情心理学理论为基石,以及作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深度探索的个人经验为引导,以通俗易懂的视角,带领大家去拆分和挖掘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男女性之间是差异,不是对立

    针对于男女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好像一直都是当下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而谈及这个话题,在我印象中被广泛提及的只有一个书名《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偌大浓重的这本书好像给很多读者带来一个思维误区:男性和女性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共通性,甚至无法正常交流。

    网上传有一个描述这种差异巨大化的例子:

    怎么样让一个女子对你印象深刻:

    夸赞她、关心她、拥抱她、亲吻她、安慰她、保护她、倾听她、为他花钱、站在她那一边、支持她,为她走遍天涯海角......

    怎么样让一个男子对你印象深刻:

    裸体出现,带上啤酒。

    可能很多读者看完这句话会觉得理所应当:女性在关系中追求柔情、稳定、专一,而男性在关系中追求短暂而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性关系。

    这不就是男火女水(下文均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的简写)的最佳证明嘛?

    但很多人有没有考虑过,跳出男火女水的思维框架,把上述的例子男女角色互换,这个结论是否还依然成立?

    2019年腾讯问卷也曾对68119人进行过有效调查,发现60.2%的男人和38.1%的女人都曾出过轨。

    根据两段数据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出轨比例常年在2:3的水平,而两者仅出轨一次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数据就是男女性对立的根本证据,但数据能够表明的,只是男女性存在差异,却无法说明两者完全对立。基于传统观念的思维限制,女性的出轨率其实也是被低估了的。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来比较男女性究竟谁对的多一点对错的少一点,作者想说的是,男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欲望的差别很小,尽管同样性别中不同个体之间会存在显著差别,但从男女平均来看,两者的差别是很小的。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渴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情感和温暖。

    如果错误的以为男女性是两个世界的人 ,在日常沟通的思维上,两者就会存在极大的盲区和冲突点。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这种“男女思维格格不入”的观念究竟是从哪里被带歪的呢?

    这要提一下心理统计学里的一个名词:显著性差异。

    大家在阅读包括《男水女火》以及一些数据分析结论的都会看到这个词语,而且一般旁边也不会附带这个词语的解释,所以大家可能想当然的认为:显著性差异是指这个结论有着十分大的差异区别。

    但实际上,当书中提到“显著性”的性别差异时,他们通常指的是“统计上的显著性”——就是说,这个“显著”跟数字结论上差异大小关系并不大(简单来说,哪怕说“显著性差异”,得到的男女性出轨比例的差异可能也很小)

    那既然纠正了大家的错误在认知,我们当然也得看一下准确的男女性数据比对,心理学研究发现:

    同一性别中不同成员之间在行为和意见上的差异范围,总是大于两种性别的平均差异。即有些男人在性行为上非常放纵,而有的男人则完全不放纵,并且极放纵男性与完全不放纵男性的分数差异,是大于极放纵男性与女性性放纵的平均值分数差异的。

    尽管两性在行为和意见上存在差异,但相同的部分还是差异较大。例如,在性放任上男性高于女性,存在中等程度的性别差异,但女性中有三根之一的人得分高于男性的平均数。

    因此,亲密关系的性别差异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重要和影响巨大。一般人倾向于去渲染和夸大两性之间的差异,却选择性忽视了:其实同一性别个体间的差异对人际关系的互动影响更大。

    因此,要想处理好亲密关系甚至是找到合适的伴侣,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心理建设:男女性存在差异,但不对立!

    但问题还没有结束,针对于持续大半辈子的亲密关系而言,仅仅做好以上的心理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很多读者也跟我做过反馈,看过很多爱情心理学的书,却好像除了斯滕伯格那记不住的爱情三因素理论,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实用起来的东西,就好想感叹一句:读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却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除开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更值得深思:读懂了这么多道理,怎么去引导别人过好这一生?

    二、爱情心理学究竟是什么?

    在2019.2.3我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讲的是简单告诉你,学心理学究竟学到了什么?

    其中我提到过两个关键句,分别是:认知和受益于已,惠及他人。

    而在这11个月的探索中,我发现当初的总结并不完善,如果说在我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处于的状态是“读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却过不好这一生?”,在实现了与原生家庭和解和分离,在短暂解救过深陷抑郁朋友,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突然开始站在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去考虑另一个问题:掌握了这么多道理,怎么去引导别人过好这一生?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月前,我一个上海工作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自己身边的朋友陷入了抑郁的情绪中,精神状态很不好,正在主动去寻求心理干预,他想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问我有什么办法?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去跟他进行沟通交流,给他传达与类似抑郁症朋友沟通要注意的点:不要给她压力,不要把她当病人,不要展现自己的付出和对她的高期待......

    告诉了很多他关于“不应该做什么”,但关于“应该做什么”我跟他说完后,他还是一脸迷茫,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感觉每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无力感:我可以解决自己的家庭,解救自己的朋友,但面对同样在这些环境遭受着折磨和痛苦的人,我却无法解救他们于苦海。后来,那一天的交流,变成了三个人的心力憔悴。

    当天晚上我反思这个结果的导向过程,发现问题在于我既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别人:这些重度的情绪问题本身就不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能够接受和处理的,哪怕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强行接盘,只可能导致共赴深渊。

    基于这一段经历,我对于心理学的所带给我的东西进行了重新复盘和整理,受益于已,惠及他人这句话是有风险的,会让所有者产生“救世主”的不际幻想,过于自负,到最后谁都拯救不了。

    我后来重新定义了这句话,叫:先看清世界,在看清自己。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爱情心理学所要表达的内容,作为一个有过多段感情经历的人,我可以从我过往的经历深刻感知到,不是说经历了足够多的亲密关系,你就会有所成长,在亲密关系的认知没有突破自身原有限制的情况下,做太多也是徒劳。亲密关系是一个相互交杂的过程,沉浸其中的人很难辨别双方行为的正确与否,甚至会在强烈情感的干预下,进行不适宜的非常态人格特质转化,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身边也有很多情侣,在他们亲密关系表面稳固的背后其实也面临着许多负面情绪:

    因为“我到底是爱她的人还是她的身体”而产生的强烈负罪感而分手;

    因为“我喜欢她,但没决心让她成为我女朋友”,自以为不拖沓,本着对别人负责任的态度而分手;

    因为发现“已和平相处5年,准备订婚前男友有过约炮、多段性关系”,质疑起忠诚度而分手......

    这就像我们毫无准备的去面临一些突然事件,因为没有处理经验,没有看透问题背后的本质,大家的第一个应激反应就是拒绝和逃避,可能是拒绝事实,但在两个人长期的碰撞压力下,就变得开始拒绝这个人,草草结束亲密关系。但背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分手之后还是在痛苦,还是在怀念,还是在找寻那种情况下的答案,而受限于人物、时空间的限制,这段亲密关系就会成为你未来的隐患。

    爱情心理学的作用就在于,让你跳脱出当下的情境,冷静下来,拆分、看清自己的情绪,再站在一个更高的顶点,从生物进化或是对方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理解不代表一定原谅)这个问题的发生,做出合理和适宜的处理决策,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都是可以被你接受和坦然面对的。

    在理解了这些,一句话概括也就是:先看清世界,再认清自己。

    三、男女性的对立分化源头

    谈完了爱情心理学的启迪点,那我们再来接着第一部分“男女性是差异,不是对立”继续讲,既然我之前说了:男女性之间存在差异,而不是巨大的距离鸿沟。那如今使得男女性“对立分化”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得从我自身谈起(开始讲故事模式)

    在2017年大二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尝试运用不完善的心理学体系,来进行自我性格的深度探索以及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和解,划分出属于被家庭影响、被社会期待以及属于自身的人格特质,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在身边同学的眼中逐渐“女性化/孩童化”,具体表现为:喜欢一些粉色/可爱的东西,尤其是皮卡丘;穿衣、日常打扮风格趋向于可爱系列;个人人设更趋向于一个“知心姐姐”等。

    最初我是在担心,这种状况是不是“退行”的表现症状(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但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后,我发现自己不存在焦虑或是应激状态,而是一个摆脱传统观念所实现的真实自我表露。

    而在慢慢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我也遭受了诸多偏见:被认为是伪娘;被认为是Gay;被评价幼稚等......

    这些外部的评价,会使得你对于自己的定位产生动摇,因此为了回避这种被否定的不适感,我基于当下的状态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上班工作日常装扮;与朋友出玩可爱着装哈哈。

    从2018一直调整到2019年,我开始慢慢认同自我,并且摒弃了外人的看法,有了现在这种我认为更加舒适和快乐的生活。

    但我也在思考,这种变化带给我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突破?我应该怎么去定义以及跟熟悉的人去解释这种变化?

    就像我第一天去上班,我们组长私下问我是喜欢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发朋友圈背了一个很可爱的包包被女生评价开玩笑我都不好意思被这么可爱的包...

    直到昨天看到《爱情心理学》里的一个名词定义:性认同差异,让我一下子醍醐灌顶!!

    性别差异指的是由生理上的特性所导致的男女性生物性的差别。

    性认同差异指的是由我们的文化和教育所产生的的社会和心理上的差异。

    例如,一般人相信女性比男性更有爱心,男性比女性更有力气,反应是一种性认同差异。

    这种性认同的最好例子是性别角色,一种文化上形成的,所谓“正常”男性和女性所应该做的。男性理所应当有“男人气”,女性应当有“女人味”。但是,我们遗传下来的很少一部分使我们有男人味或女人味,因此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也就是说,是社会化过程和教育(而不是生物上的性别差异)促使我们去期待所有男性都应该剽悍而所有女性都应该温柔。

    而我就属于那种,摆脱了传统社会化教育,拥有男性的责任,担当,强健体魄,但也蕴含更多女性的细心、体贴,是混合并偏向“女性向特质”的人。与此同时,我也不属于同性恋群体,拥有原始的性取向,也不属于异装癖患者,打破了“性认同差异”观念。

    而当下,许多产生于男女性之间的对立争论点就在于,他们混淆了“性别差异”和“性认同差异”,产生了个体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关于这个词汇我稍后会举例详细讲解)。

    前两天我发过一个朋友圈,内容如下:

    然后评论区就炸开了锅,其中跟我比较熟的一个学姐就在下面评论,我们对话如下:

    学姐:姐妹你成熟点好嘛?

    我也有这种小包包,是个小猪佩奇的,都是粉色的,感觉没脸背出去

    我:采访一下,那你为什么不背呢?

    学姐:不好意思啊

    这里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么明明过去我们有着同样的选择,为什么学姐会评价我不成熟呢?这不是变相的在说她自己么?

    从心理学来看,学姐她当初购买包包的初衷和后来的行为是矛盾的,她之前的购买包包的这个行为是个人的特质喜好,但是又怕背出去会被觉得不成熟,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就叫作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伴随而来的就是焦虑情绪甚至是自我否定,而学姐最终采取的方式就是像演戏一样(在潜意识里,她站在外人的思考角度,把“我”当成了过去的她)代表外界也去肯定这个行为的不成熟性,通过这种行为开始评估自己过去认知失调结果导向的结果是否合理,以此来解决自己之前行为冲突所造成的焦虑。

    所以把这个现象投射到当下性别差异“对立化”的现状上,其实就是因为许多人在从小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着父母或是周围环境的影响,来实现教育者所希望孩子达到的性别角色特质,而接受着这种特定性别指向教育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也会采用相同的“性认同”观念去看待这个世界。

    不然他们就会出现认知偏差,在遇到不符合他们“性认同”理念的人时,他们内心就会陷入短暂的焦虑冲突,为了避免焦虑扩大化,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做选择:要么否定过去几十年自己的存在方式,要么选择去否定那个人。

    至于选择哪个显而易见,你会去轻易否定自己过去几十年的存在嘛?

    但很多却忽视了一点,所有的选择不是都只有对和错两个结果,就算哪怕是不理解、不认同,我们也可以表示尊重和慢慢接纳,而在亲密关系当中,更多人面对他们自以为的“性别对立”,选择的都是保全自我,快速撤退。

    那随着问题的深入,你会发现亲密关系好像不仅仅是三观匹配就可以,它的背后还是有很多应该要留意的点,就比如我们刚刚说的“性认同”,是对于自我的认可,从而产生了对她人的不认可。

    还是上述的例子,如果我们选择做另外一个选择:去否定过去几十年的存在呢?

    那相对的,就会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会出现,叫作自我不认同(自我否定)

    四、超越三观的标准:自我概念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但也有人不喜欢自己,这些都属于“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包括我们拥有的关于我们自己的所有认识和情感。我们的自我概念包括直截了当的事实性知识,也包括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而自我概念的这两个方面(事实性知识、自我评价),都跟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紧密相连。

    在我们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自我概念都在试图实现两个不同的功能:

    一方面人们试图从别人那里获取积极、正向的反馈,以此来强化自我概念

    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接触到与自我认识相矛盾的信息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我们也会去想办法让这种反馈变得可以支持我们形成的自我概念。(就是上文提及的认知偏差的解决办法)

    在爱情关系里,事情就好了更加复杂,人们在挑选对象时,一定会选择可以给自己自我概念强化的人,如果不能实现自我概念强化,还强行转化,那就叫自我幻想,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幻想就很会快破碎。所以换句话说:至少短时间内,我们往往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其实去衡量长期亲密关系是否能稳定发展应该是有两个指标:

    1.确认另一半的行为符合自己之前对ta的认知

    2.偏好另一半的行为的能够持续实现自身的自我概念强化

    很多人进入亲密关系前后都会严格衡量第一个标准,但少有人留意其二,这也就导致很多家暴、冷暴力、甚至具有较差自我概念的杂鱼可以轻易经过筛选,然后对于进行为期数年或是数十年的自我否定和精神控制,这是比暴力本身更可怕的东西!!!

    总结一下

    1.男女性只是存在差异,但没有那么夸张的对立面,别把自己逼上绝路

    2.亲密关系的实践有用,但作用有限;爱情心理学的作用可以帮助你站在更长远的高度和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3.理解认知偏差,区分性别差异是生物遗传,性认同差异是后天环境影响,男女性争论的源头是性认同差异

    4.维系亲密关系的重点,除开三观,还有自我概念强化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生物进化角度,看现代一夫一妻制亲密关系的演变过程

    因为篇幅有限,就暂时放到下周讲啦~


    还没看过瘾?

    想了解我:初入简书,寻志同道不合简友

    有趣的心理学:爱情心理学——男性眼中的爱与性应该如何分离

    爱情心理学——谈大学恋爱最常见的三个送命题

    心理学——通俗讲解睡眠与梦

    思想文:教育不怪中国环境,只是败给了中国家庭

    男友发现我用卫生棉条,就要和我分手?

    攻略爱情:在恋爱中如何浪漫而不直男

    我的成长故事:上海篇Ⅰ—启程 我们与父母,都不愿成为彼此的负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情心理学——“男女对立”焊死了你通往亲密关系四扇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xg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