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之梦
石台:牯牛降纪行

石台:牯牛降纪行

作者: 张若木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2:54 被阅读14次

去年开春,趁着几个好天的间隙,赶紧跑一趟石台。路线选择由黟县的宏潭、柯村,再经祁门的安凌、赤岭,下图是走到柯村时拍得,油菜花还完全没有动静,柯村这个地方我上过好几次照片了,各个季节的都有,因为往西去总会经过这里。

下图是在路上的一个村子歇息,花儿盛开的桃树和李树,花瓣飘落着像天女散花,想起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开头是这样写的: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

皖南的旷野美的干净、清爽。

一年四季,每个人对季节的感受差异很大,而其中的春季是为大多数人所赞誉的。但总有些特别的人,像民国时的梁遇春,一年四季中他只不喜欢春天,他在《又是一年春草绿》中说:

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却是春天......看到阶前草绿,窗外花红,我就感到宇宙的不调和,好像在弥留病人的榻旁听到了少女清脆的笑声,不,简直好像参加婚礼的时候听到凄楚的丧钟。

下图这个村子是整体从附近的山里迁出来的,有村民指给我看,一条陡峭的小道蜿蜒向着山凹延伸。

在牯牛降边上的一个老村子转了转,这看上去应该是那个年代的农村大队部。

整个村子空荡荡的,见不到几个人。

一只模样憨厚的小狗瞅着我,好像是说:你是哪来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当天是星期六,村里能看到几个小孩子,有孩子村落就有了生气。

下面老房子墙上写着:毛泽东思想光耀全世界。石台是安徽省的贫困县,感觉生活水平比周边几个县要低些。你可以看到很多房子都有五、六十年了,政府要是没补贴的话,自己没能力盖新的。

看这个门槛,大概以前是个祠堂或老宅的地基,中间部分有“四水归堂”的痕迹。

这是在另外一个小村子见到的村民,跟他聊了一会儿。他说他父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得血吸虫病去世了,母亲没改嫁,是个小脚女人,拉扯他哥儿俩坚强生活着,要到地里干男人干的活,后面那座房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他母亲手上盖的,请了亲戚朋友帮的忙。问他,你母亲的坟地在什么地方?他指了一下说:很远。

从这个角度看牯牛降还是很巍峨挺拔的,牯牛降主峰海拔有一千七百多米,为皖南第二高峰。我没上去过,但我知道山上有个古村落。下面的屋檐翘角像个龙头含着一颗珠子,第一次见过这种翘角。

这一带卫星图。

回去的路上,下起了雨。但是,雨中的皖南山里很美啊。

相关文章

  • 石台:牯牛降纪行

    去年开春,趁着几个好天的间隙,赶紧跑一趟石台。路线选择由黟县的宏潭、柯村,再经祁门的安凌、赤岭,下图是走到柯村时拍...

  • 牯牛降浅行

    戊戌犬年正月初五,好友成婚,趁此机会,相约游一趟石台牯牛降。牯牛降,牯牛降,形似牯牛从天而降得名,给这座远...

  • 牯牛降纪行

    一路风景,一路长歌。捎带着思想的行囊,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踏上了征途。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一个雨后初霁的...

  • 八月,我在这里等你

    摄影:胡传红/ 摄于石台牯牛降景区 八月的尽头,是秋天 而山野的尽头,是牯牛降 牯牛降的秋是静悄悄的 它轻轻的,蹑...

  • 2018-10-31

    八月,我在这里等你 摄影:胡传红/摄于石台牯牛降景区 八月的尽头,是秋天 而山野的尽头,是牯牛降 牯牛降的秋是静悄...

  • 山水牯牛降 | 原生态避暑养生胜地

    追寻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石台牯牛降的正确打开方式 石台牯牛降,它保留着皖南山水特有的群山连绵、烟波浩渺,数千年以...

  • 石台牯牛降 初夏好去处

    孔子《论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天来说,最好的解暑方式自然是找一处有山有水的地方。安徽石台...

  • 石台牯牛降 | 我们的中场休息

    旅行也可以是你的 中场休息 世界杯如预想中点燃了这个原本就很炎热的夏天,朋友圈和微博、抖音充斥着C罗、梅西、点球、...

  • 小编眼里的石台牯牛降

    小编是今年三月份来到牯牛降的。 摄影:陈莹莹 最初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的,我相信每个年轻人从都市去往大山深处生活工作...

  • 石台牯牛降春色美景惹人醉

    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石台县摄影协会组织了一次牯牛降一日行摄活动。 17日一大早,16名会员沿着山路蜿蜒而行,群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台:牯牛降纪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xk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