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心制冷
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热”了起来。
近几年,冷链物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物流领域中的一块蓝海。随着冷链物流的热度高涨,2018年上半年有不少巨头公司在冷链上动作频频。冷链物流应是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但一直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进程并不理想,其间仍有诸多问题存在。
冷链物流前行的“拦路虎”:冷库分布、成本、人才
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冷链物流几个常用指标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曾介绍到,流通率方面,国外基本上都达到了85%以上,我国只有19%;预冷方面,我国预冷果蔬的占比一般为10%,而国外高达95%~100%;在美国,平均每500个人就拥有一辆冷藏车,而我国相同水平的冷藏车拥有量为平均每1.8万人。
从这些数据上看,我国冷链物流要想追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起码还有三座大山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前行之路。
第一,冷库分布不均。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近46%,其中山东、上海、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冷库容量居前列。照这么看,冷库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有可能某些地区没有建设冷库,导致该地区消费者无法享受冷链的服务。
第二,冷链投入成本高。冷链物流不仅仅是单纯制冷,还要适当的保持恒温状态,必然其成本比常温物流运输要高。而冷链物流成本不是单一的物流成本,还需考虑到产品质量源头的产品成本,以及因物流服务质量不同而产生的货损、货差等综合成本。
我国果蔬产地的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比较低,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产生源头“断链”。如果果蔬运输在源头“断链”了,那么运送到目的地时果蔬的质量就可能得不到保障,导致果蔬的运输成本提高了。
而且,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来看,中下游的冷链仓储和流通环节都能加大冷链运输的成本。譬如,冷库建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万吨级冷库建设成本预算高达4210万元,年运营成本预算高达1404万元。可以说,冷链物流的综合成本还是很大。有数据显示,我国常温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为10%,冷链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仅有8%。而这并不高的利润率,更是对降低冷链物流的高额成本这一现象并没有起很大的改善作用。
第三,冷链物流人才资源短缺。要知道,冷链物流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包括冷链运输设备及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等,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20万的物流专业院校毕业生,但每年新增的物流岗位却有130万之多,尤其是冷链物流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岗位的需求。
专业人士曾表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太快,专业人才非常紧缺,而我国很少有相关院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冷链物流人才,企业用人更多只能从基础培养,时间太长,从而造成冷链物流人才断档。换句话说,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速度与物流业发展速度并不匹配,从而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进度。
以上可以看出,一系列问题,还是给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从而导致了冷链物流发展进程缓慢。
但同时,三大机遇正助力冷链物流砥砺前行。
虽然冷链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但仍有不少企业进入该领域跑马圈地。而现在还有企业愿意涉足该领域,这就说明,冷链物流还是有很多机遇出现的。
第一,提升冷链标准化。冷链物流标准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将冷链前端标准化,这其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譬如,对于海鲜的运输,大多数人都认为“活既是鲜”,导致不少水产品只能以“活体运输”,这样就无法实现标准化,容易导致像2016年末北京各大市场下架活体水产品等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因此,所有冷链物流企业都需要严格把控运输的产品,从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冷链物流企业已将冷链服务延伸至前端,并且在前端提供了优质的冷藏条件,然后通过高速的渠道运送到用户手上,这样便能保证产品质量。如果整体冷链物流企业能将运输标准化程度提高,那么便能助力该行业发展,使其向前大迈一步。
第二,“去中心化”、前置仓的尝试。随着“新零售”“零售革命”等新概念的出现,商业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动,因此,冷链物流企业可以尝试“去中心化”与前置仓模式,毕竟去库存可以带动商业模式的变革,而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投入。
我们铭心制冷专门做蔬果的保鲜,主要有保鲜袋和保鲜剂,可以根据你产品的情况做保鲜。大家想要买保鲜袋和保鲜剂或咨询的请按以下方式。 蔬果保鲜指导微信:wydhcg8m
蔬果保鲜指导电话:13618232677
铭心制冷网站地址:http://www.mx1987.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