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329936/787fcc67508c93f4.jpeg)
突然成为林教授
有一天,同学们一起吃饭,闲聊时,一个在某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同学说,他们学院外聘的一位老师口音和我特别像,就是年龄比我大十多岁,学生好评如潮,好多年轻教师私下录他的课,研究如何上好课。
我问是教什么课的?
他说是教会计学的。
我从手机里找出一张照片给他看,
“就是他!”
同学有些惊讶,“你怎么认识他?”
“岂止是认识,太熟悉他了!”
这个人就是林哥。
这个时候的林哥,快到50岁了。
林哥能成为一名大学校园里学生喜欢的老师,过程太曲折了。
毅然下海
林哥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大机关人事部门工作。
在90年代初的下海潮中,林哥也下海了,确切地说,是半下海,离开单位铁饭碗,到下属公司当副总,业务能力、业绩还是很不错的,后来因为与老大分歧太大,就辞职单干,这回是真的下海。
自己干就艰难多了,自己本金不足,也没有投入到更大的生意上。
怎么样成为优秀教师的
后来觉得自己更适合给别人干,更适合讲课,林哥以前就是学财会的,上班那些年,有在职上了专科、本科函授大学,并考上了会计师及评上了高级会计师职称证,所以,开始在中专学校当外聘教师,教会计课。
在中专学校教了五年的会计课后,又应聘为某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老师。
林哥还特别爱专研,了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真实状况,还有比绝大多数大学教师丰富得多的阅历,尤其是更清楚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所以,他讲的课不照本宣科,讲课本知识与用人单位的知识、技能点结合起来,他清楚用人单位注重员工的哪些方面,目的性强,他知道他改变不了毕业生趾高气扬、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基本现状,但是,他想通过自己课程,让学生尽量能学以致用,主要是上手快、心态好,早点就业。
他知道不一定哪天他就离开这里,哪怕让一个孩子早点明白社会是怎么回事,能早点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也没有白费力,
有了上面的想法和努力,加之林哥风趣幽默的语言水平,他的课特别受学生的欢迎。
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后反馈的信息,林哥的会计课知识使得学生感到非常实用,基本的出纳、会计员工作上手快,首次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这背后是林哥付出了比其他教师多得多的辛苦。几乎他身边的人都劝过他,你就是一个聘用的老师,连一个长期合同都没有,上一堂课给一堂课的钱,何苦呢?再一个,由于职业技术学院离家二百多公里,每周一去,周五回,吃食堂、住宿舍,这么大年纪,也不是长久之计。
后来确实是身体有些吃不消,回市区找了一个职业学院继续当会计老师。
这里面有个插曲,林哥刚开始在市里的职业学院应聘时,课时费在聘用的老师中属于中等偏下,因为别人都是全日制的本科甚至硕士学历,没过多久,他们知道林哥就是某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深受学生喜爱的会计林老师,马上就给林哥的课时费调到最高标准。
本来林哥年底就60周岁了,明年开始不想再上课,职业学院想让他再多干几年,这个事儿没有最终确定,林哥就走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的努力与才华又被人肯定,甚至赞美,就凭这一点,林哥也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