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混沌大学研习社的伙伴都知道,在开年第一课就是张颖分享了《经济转型期创始人如何破局》的话题。一般我学习完,不写篇文章自己梳理下就跟没学似的,毕竟我能做到过目就忘~~~
我用【五星笔记法】来学习下这节课:
问题一:这门课老师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课程简介
张颖,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他所领导的经纬专注早中期投资,着眼扎根中国市场的创业公司。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风险投资机构,经纬中国拥有让人无法忽视的强烈个性。“经纬系公司”数量超过540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矩阵和生态。
其投资的公司包括滴滴出行、陌陌、饿了么、瓜子二手车、猎豹移动、宝宝树、找钢网、VIPKID、小鹏汽车、车和家等。
早年,经纬中国以“传统美元基金变革者”的形象出现,变革包括几个方面:从互联网产品经理中挖掘年轻人来做投资,因为他们更懂行业;大规模铺开人马,以超过 40 人的投资团队和近 80 人的投后团队为创业者提供不止步于金钱的附加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张颖老师眼中新经济的“危”与“机”?转型期中,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和战略布局?经济转型期种种挑战下,创始人如何突破自我,让企业获得长期持续发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913/9040c1863d447bcf.jpg)
二、学科相关背景:
以上引用是课程给出的学习资料,百度提到的张颖的经历上文几乎都提及了,我再来补充点来丰富自己对张颖的认识:
张颖,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曾经担任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区首席代表,荷兰银行创投业务部,高级投资经理,所罗门美邦,分析师,毕业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生物系,研究助理,负责高通量肌硬化基因分型项目。
2014年清科中国创业投资家10强
2015年福布斯最佳投资人50强
2016年《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30位投资人
2017年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TOP 50
张颖永远都穿牛仔裤、球鞋,他骨子里自信并张扬,他觉得 “酷就是真实、简单,然后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正确、直接地跟创始人沟通。另外就是创新引领行业。”
张颖在某演讲上曾分享到:“最激励我的,就是同行对我和经纬的鄙视。把它变成动力,有一天证明他们是错的。当然,如果最后发现他们是对的,也无所谓,我已经尽力了。尽量活得立体一点,爱憎分明,但是前提就是自强则万强。”
同时,张颖也是对创始人极其尊重,不折腾创始人,并且能够换位思考,也建议创始人能安抚好自己的家庭后盾,他觉得:无法生活好的人,其实长远没法做大事。因为创业是一个长征的N次方,所以要控制节奏,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今天已经跟10年前不太一样了,十年前遍地机会,埋头苦干,杀出重围;如今创业维艰,如果你不是一个多元的人,没有魅力、没有气场、没有亮点,是吸引不到优秀的人助力你实现梦想的。作为创始人,要提升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气场,招人的时候要敢于去招比你强十倍的人!
三、主要内容:
针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分享,混沌大学做了课程大部分重点内容的逐字稿,具体可参考:《经纬张颖:永不妥协,凶悍执行》,而以下几个问题是自己根据学习课程和其他资料学习的综合阐述,供参考:
1、究竟什么是张颖老师眼中新经济的“危”与“机”?
所谓的“危”是指:
(1)中美经济博弈常态化
中国提出的目标是互利共赢,这就和美国的美国第一区别开来了。中美经济的博弈也是近期的热点,大国和大国之间的竞合持续存在,国外的各种压力,也会迫使中国日益强大。
(2)人口红利消失与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中国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日渐消逝。
那么供给结构呢?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
了解了以上两个词,相信就很能理解为什么说人口红利小时与供给结构的不合理是危机了,各行业需要更谈效率效益和利润,而不是扩产能。
(3)金融系统波动
这点简直太能感同身受了!金融波动相信不用解释大家都能理解并且可能受到不小的影响,政府也在尽力稳住市场挤掉泡沫,不过金融波动也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4)熊市压力
身处币圈,感受颇深,但其实整个市场都处于熊市,二级市场的破发,归零等,都影响着一级市场,融资困难,创业困难,市场运转困难波动大!
一线投资机构和基金,其实可以很从容地放慢节奏,然后在每个行业的头部资产上去下手。
因此,张颖给CEO们的建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办法变成行业的头部。如果不是头部,那能做什么?是提升运营的效率,先活下来,还是努力去寻找一些被收购或者被整合的机会,这是每一个创始人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所谓的“机”是指:
(1)消费人群变化
这一点,张颖只是举了个他们投资的一个交易平台的例子,并无过多阐述。
其实,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每个消费者都将成为潜在的传播者。这一变化促成了新的代沟问题:老一代的消费者拥有财富,而年轻一代拥有影响力。
从财富值模式向影响力模式的转变正逐渐改变全球的消费形态。在这一趋势下,未来大众消费品和零售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信任、影响力和个性化。
(2)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费升级
源于消费升级,张颖说他们只聚焦中国,看好中国。
王府井商会会长刘冰也曾表示,商业的40年改革历程中,消费者不断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一直未变。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发了消费升级,除了基本的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
看看日常的自己和身边朋友的追求,其实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我们迎来了更讲究品质、注重体验、彰显个性的消费升级时代,因此也蕴含了更多的机会。
(3)产业互联网/医疗/教育需求
经纬自2014年开始就从聚焦移动互联网而转型,在产业互联网/医疗/教育需求这三个行业,做了不少投资。
这也是新经济时代下的一轮新机会。
(4)精细化运营
精细化运营是结合市场、渠道、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对用户展开有针对性的运营活动,以实现运营目的。它的关键在于读懂用户,找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根据用户和场景进行细分,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关于精细化运营,张颖举例了他自己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谈到经纬一直以来是一家“非常快的慢公司”,快是在执行、动作、节奏,慢是在大的方向,战略上想得比较清楚,坚持而不轻易动摇。
(5)高科技壁垒行业机会
张颖看好国内的高端制造,特别是有技术和科技壁垒的高端制造。
智能时代如何投资? 依然是竞争壁垒高的领域。投资界如是说。
(6)创业者修炼内功的好机会
张颖说:“今天,像寒冬一样冷的行业,我觉得里面都还有巨大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在别人放弃、别人失败、别人关门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然后把某一点给打透,耐心地去把它做好。”
这点在我看《燃点》的时候感触也很深,都是创业者那段艰苦的历程,不过不能单凭一腔热血,而更应该要退而现实理智的,冷静下来审视自身,审视团队,审视项目,进而不断修炼内功,选择或更换正确的赛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913/ee2fa409340c9cc0.png)
2、转型期中,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和战略布局?
(1)投资策略升级
(2)加重投后职能
(3)投后职能前置化
(4)作为投资机构,对创始人真正的好是什么?
(a)简单、直接、真实、不拐弯
(b)不折腾、陪伴、有强大的保护欲
以上是张颖分享的经纬在面对这一波经济转型,是如何做的几个点。
关于这点,毕竟每个公司每个行业的不同,所以在调整投资策略和战略布局也都不同。
3、经济转型期种种挑战下,创始人如何突破自我,让企业获得长期持续发展?
未来10年,合格的创始人该是什么样子的?
自己要想清楚,要对自己了解,要对自己诚实。夜深人静,找一个独处的环境,面对一个镜子或者是面对一张纸,你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做老大的料?我是不是能独立创业?我是不是能在To B的领域里面能发展,并且能做到头部的公司?我如果不是,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擅长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
(1)培养综合能力
未来的创业,对一个创始人的全面性要求会更高。其实不说未来,现在的创业对创始人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全面发展!
如今融资越来越难,竞争也更加残酷,所以无法用大资金去养用户的缓慢增长,要看真正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商业模式是否可行。
(2)一定要“做重”
这点主要是怕竞争对手超越,护城河不够,会被轻易排倒。
(3)自强则万强
只有自己强了,才有后面一切的顺利,跟一切的强大。这已是老生常谈,张颖在《燃点》也提到了:自强则万强。
这也是对创始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全面发展,要求足够强大,要么就审视自己是否不适合创业,创业是永不停息的人间战场,创业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创业,或许有的人更适合附属于大企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4)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张颖提出这点,也是希望创始人能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坚实的后盾支持,同时自我能调节压力和焦虑,宽松心态,继续充电,从而更有力回到事业上,只有这样子,创业这条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5)永不妥协,凶悍执行
要脚踏实地,同时站高望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913/f2dabce5f579055e.png)
问题二:讲述的逻辑是什么?
在张颖老师的分享中,从个人和企业的经历走向中总结出了分享的几个点,然后在分享的时候代入例子来更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是论点的强有力支撑。
问题三:疑问和启发是什么?
其实在听课的时候,真的只是听课,听的过程中觉得:
嗯,很有道理!
哦,原来是这样!
对的,就是这种感受!
因为前期没有事先的学习,缺乏知识理论支撑,同时经验尚缺,所以只会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抱着学习的心态。而在写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当时课上都听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真的是,过目就忘!重新对这几个话题进行预习,进行资料查询,了解行业背景知识,然后再进一步结合张颖老师的分享输出自己的观点理解,虽似粗浅,却也对这个课有了更深刻和进一步的学习。
同时作为创业者,也深表同意张颖老师的观点,自强则万强!退而自省,进一步对自己的审视。
问题四:背后的思维模型是什么?
可能涉及的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网络效应、黄金圈思维、能力圈原则、杠杆原理等。
问题五:可以应用的实操是什么?
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拥有能够抵挡竞争对手的护城河。请根据张颖老师对于护城河的打造理论,分析一家熟悉的企业是如何打造真实的护城河的。
巴菲特提出的经济护城河概念是指企业抵御竞争对手对其攻击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如同保护城堡的护城河。
常见的虚假护城河就是: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有效执行和卓越管理。而真正的护城河可以分为五类: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规模优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913/c591b7f60cd29c51.png)
我们来看下币安:
币安,是一个专注区块链资产的交易平台,这家公司几乎所有的资产,包括对于交易收取的费用以及拿到的融资,都是以加密数字货币形式保存的。同时,币安是一家不接受人民币,只接受比特币、莱特币等数字货币充值账户,进行“币币交易”的交易所。
它的主要业务是代币交易中心。算是国内首个推出币币交易的平台。而在2017年9月4号国家大洗牌后,很多国内的交易所销声匿迹,但是交易的需求仍然存在,此时服务器在国外的币安异军突起,用户体验、服务等方面也把控得很好,而且支持多语言,后面交易量直飙全球第一。
大交易所的壁垒究竟在哪里?钟庚发总结了三点:品牌、资金和人才、对行业的理解。何一自己也说:“交易平台确实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特别强的护城河,谁都可以开交易平台。” 当然除了交易所、发行自己的BNB以外,币安还在ICO平台、区块链媒体、区块链产业基金上有重要关联业务,上线了多方面的业务,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抵御竞争对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