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居家,百无聊赖。
无视爱人“厌烦”的眼神,翻箱倒柜从厚厚的一摞相册中翻出“从军专影”。
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真的是越来越怀旧。拿起相册,自然而然翻到了新兵连剪影,看到了自己接听电话的那张照片。
当时,我正在接听远在修理所老乡打过来的内线电话,被当时的通信员班长偷拍了下来。
在那个通讯很不发达的年代,军线电话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
虽然,99%的来电都是同在一支部队服役的老乡拨打,但却是唯一能够听到乡音,并通过乡音辗转听到家乡,甚至是转达家人消息的唯一途径。
毕竟,身处两个单位,虽然业余时间老乡之间可使用军线电话,比较人文,相对经济,但前提是必须和通信员班长搞好关系,并按规矩“上泡”;
毕竟,从驻地到家乡,一封信单程需七天时间,往返更需半月,一旦赶上家中急特事宜,消息根本无法及时传递到位,想通过一封家书达成快捷有效的沟通,必须正视路途遥远,耗费时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毕竟,在当年通讯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地方邮局或程控电话层层转接,最终接通军线电话的机会千载难逢,概率凤毛麟角。
那个时候,有两件事足以让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新兵蛋子们翘首以待,望眼欲穿:一是听到通信员班长喊自己去接电话。二是班长手里掐着一封信件,来到室内,告诉你这是属于你的家信。
当然,鬼精鬼精的通信员班长,早就轻车熟路,掌握了一套听音识人,看字辨信的业务技能,既知道电话那头来电者的身份,又懂得这封家信在新兵蛋子心中的分量。不知道有多少热恋当中的老乡,更不知有多少急盼家中信息的战友,被这套业务“折磨”得无可奈何,“倾家荡产”。
因为,收到家信的新兵或接完电话的人,无论是谁,或多或少自然而然的都会受到通信员班长的“百般刁难”。当然,被“刁难”者也会乐此不彼,心甘情愿的“上泡”,不是悄悄献上一袋华丰方便面,就是在月末给通信员送去一管中华牙膏,如此这般,下回你的电话会更通畅,你的来信会更快捷。
这些,既是军营里的趣事儿,也是当兵人独有的乐事儿,更是多年以后有了手机的战友们,在远隔千山万水通话聊天时的佐料、笑料!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