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反思

今日反思

作者: 鱼之约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3:51 被阅读0次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忘记录课。昨天读《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得出的最大结论就是我应该观察自己的课堂,当时就决定录音,可惜没有及时记下来,导致今天列清单的时候忘记,上课更是忘得一干二净,下课才想起来。看来,有什么想法及时记下很重要,最起码第二天列清单时可以参照,以防忘记。

    其次,今日课堂好像人特别多,忘记询问学生是不是又有新学生来了。从这儿来看,我对学生的关注不多,更多的还是关心自己的课。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好课绝对不是教师一人的主场,应该是属于教师和学生的。看来,我应该有意识地养成遇到觉得异常的情况及时询问学生的习惯,这其实也是一个与学生友好交流好的切入口。

    最后,课堂整体个人感觉比较流畅。先围绕杜甫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总结上节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不群之处,其实就是对写法的一个总结;接着又从现实人物韦思浩引入杜甫,先引导学生画像——此时的杜甫是一位年老多病、常年流浪在外的老人,接着又从最后一联的“恨”体会杜甫的情感:遗憾自己壮志难酬,遗憾国家依然困苦,遗憾自己已经进入了晚年……从而体会出杜甫的“诗圣”情怀。

    这节课就结束了。

    其实,《登高》这首诗我一直很疑惑,到底是根据诗人的写作顺序从景到人,还是从人到景?最后,思忖再三,我决定了由人及景。

    原因如下:

    第一,杜甫这个人学生很熟悉,故而先从人说起比较简单。但是学生的理解可能只是停留在忧国忧民之上,我从“圣”字入手,引导学生从反差中体会杜甫精神的伟大。

    第二,诗中的景物哀而不伤,甚至有雄浑壮阔的意境蕴含其中,如果不了解杜甫之圣,很难体会到年老多病、长年在外的杜甫,骨瘦如柴、形如乞丐的杜甫怎会在悲秋之中还能看到雄浑的长江之水?这就是一个大诗人的高尚情怀,他是悲天悯人的,不仅为己,更为国,为天下百姓。

    故而,我其实把“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作为引子,引出杜甫外在与内在的巨大反差,使学生震撼惊叹,从而达到读诗读人观己的效果。

    仍然可惜,没有打开录音录课,不然,课中那惨不忍睹的语言必然会把此时稍微有些自得的我打得落花流水!

    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dsidtx.html